大梦谁先觉
环境通常难以快速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注重选择与决策,因势利导。而越贴近自己的小环境,我们可自主掌控的机会就越大。
比如我们可以像整理生活环境一样整理自己的信息环境,取关无用的订阅、卸载多余的软件,保证信息环境纯净、高质量;可以养成“先静音或关闭手机,待完成重要任务后再定时查看信息”的习惯,以降低即时信息的干扰;可以精心布置生活空间,去空旷的环境活动、锻炼身体,优化语言表达等。
这些做法即使我不说,想必你也能从上文推导出来,但如果想灵活应对更多场景,则需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觉察力和想象力。
想在小环境中占据主动权,首先考验的是觉察力。有了觉察,我们就会留意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任何信息,关注自己要去哪里、会见到什么人、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话、产生什么想法和念头……这些所见所闻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个选择,而下一个选择又会塑造下一个环境。这种连续的“选择接力”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所以从一定程度而言,自我觉察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坚毅》一书中提到一个非常善于觉察的汽车销售员。他说,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餐厅或者饮水机旁,他就本能地不往那些地方去。因为这些人在那样的情境下聚集到一起,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牢骚,毕竟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想找伴,他不想被任何消极的感觉或言语影响,那会使其做不成销售业务。
这确实是个聪明的原则:如果不希望受某些环境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让自己置身其中。换句话说,想办法远离不良环境,就相当于待在了更好的环境中。科学研究也发现,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
我们当前的想法会创造下一个环境,而下一个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想法,环境与想法相互促进,相互塑造。正如脑神经研究专家拉亚·博伊德博士在TED演讲中说到的:“你和你的可塑型大脑不断地被周围的世界塑造,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以及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在改变着你的大脑。这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也可能造成更坏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主导自己的经历,以营造更好的环境来塑造自己。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力,开拓一个理想的虚拟环境,进一步摆脱现实力量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在玩手机游戏或闲聊打发时间,可以想象自己当时并未在现场,而是在和另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此时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作“跳出空间”。
再比如,当我们沉迷娱乐虚度光阴时,可以想象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通过未来视角审视现在,就知道现在应该怎么选择了。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作“跳出时间”。
如果你经常阅读,其实就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环境,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高人”,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连接一些厉害的人或加入一些优秀的社群,看看别人平时在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这也会无形地影响自己,使自己做出更有益的选择和改变。总之,只要我们一心向好,即使当前所处的环境不够理想,我们也能想到办法改变。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认为我在单方面鼓吹努力无用或环境第一,毕竟环境和努力是成长的两条腿,少了哪一条都不行。在任何时候,努力这个品质都不可或缺,但借力环境让自己“偷懒”,其实是更具眼光的战略选择。这无关道德品质,而是智慧聪明的体现。
当然,等你哪一天成功变好了,若是还能反哺原来的环境,让更多愿意努力的人在自己的影响下“偷懒”并取得成就,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