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不如幸福学习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瑶瑶401

儿子今天要写一篇作文,是写人物的。正好我最近都在读人物传记,写之前,我就跟他唠了几句。

我跟他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围绕主题写进去。不要东拉西扯。围绕主题写就是首先要给文章定一个主题,到底写什么,不要看半天,都不清楚你在写什么,然后所有选材要围绕主题,跟主题相关度最高的首选,其次的候选,无关的舍弃。

我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在《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这本书中,作者写了梁启超的九个儿女,每个都独立成篇,每篇都紧紧围绕人物的毕生事业,主要成就,人物情感和经历来写。

比如写梁思成,那肯定是围绕梁思成作为我国最杰出的古建筑研究专家来着笔的,他的求学过程,他的研究经历,他的田野考察,他的攻关坚守,他的贡献成就,他的挫折磨难,甚至他的爱情伴侣都是不能离开主题的。

再比如写梁思庄——我国第一位图书管理专家,曾任北大图书馆副馆长。她是作者的妈妈,和作者的感情跟其他舅舅阿姨还是不同的,所以作者不仅写出了坚守事业的梁思庄,更写出了一个尽管命运多舛,但仍然乐观坚强的母亲形象。

梁思庄结婚不到一年半,女儿刚刚出生不久,丈夫得风寒英年早逝。思庄没有陷入悲痛不可自拔,毅然带着女儿回到北京,一边扶养孩子,一边投入图书馆工作,孩子很优秀,事业很成功,七十多岁高龄时,仍然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图书馆管理工作会议。

梁思庄后来没有再婚,把全部的爱和经历献给女儿和图书馆事业。她的乐观和坚强不是凭空而来的。作者特别记录了一个属于母亲的秘密。

有一次,在无意中,作者发现母亲的抽屉里有一叠厚厚的稿纸,稿纸上写的是给逝去的丈夫的信。她在信里告诉丈夫女儿的成长故事,告诉他自己的工作近况,家庭生活,艰难遭遇。就好像他不曾离开她们,只是在遥远的地方工作着,生活着,倾听着。

这个故事作者写得特别好。不仅写出了母亲外在的坚强,也写出了母亲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悲伤的,使人物更真实,更有人性……

我说着,儿子听着。

轮到儿子写了,我要求儿子先写大纲,想清楚写谁,写他的什么特点(也就是主题是什么),选什么材料来证明这些特点。他点头允诺。我便躲进自己房间。

过了十分钟,我出去看了一下。儿子并没有列提纲,直接开写了。我有点不高兴,但没表现出来,只是问他:你先说说你打算写谁,围绕哪个特点写?

儿子说:我打算写林靖逸(儿子最好的朋友)。然后期期艾艾说不出到底围绕哪个特定写。

这时,我的嗓门开始变大了,残留在话语里的笑意也抽离了:不行,你这样写作文是错的,就算你今天写出了还不错的文章,对你的写作能力提升也是毫无帮助的。你要用正确的方法写。

已经五年级了,儿子仍未养成先列提纲再成文的习惯,哪怕只是先想清楚再动笔的习惯。

我把他写上去的那一页撕掉了——其实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我觉得学习者是要有自我要求的,而这种要求一开始来自于外在的标准和要求,从他律到自律是有一个过程的。也许有更好的做法,但愚笨的我,一时没想到更好的方法。

我要求儿子先想清楚主题和材料,再动笔。

儿子噙着泪珠(此人天生比较爱哭),敢怒不敢言,只好顺从。

过了几分钟,儿子跑过来:妈妈,我想好了。我还是写林靖逸,我的主题是写他胖得像个大圆球。

我心里暗骂:五年级了还是幼稚鬼。而且大圆球你能写出一整篇么?

表面上,我跟他说:这个主题恐怕不行,最多只能出现在外貌描写上。再考虑其他主题看看。

儿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过了一会儿,又跑来:妈妈我打算写林靖逸很认真。

哦,你以前说林靖逸上课看课外书,林靖逸经常忘记当天作业,林靖逸很爱玩游戏。我倒是蛮想了解林靖逸认真的一面的。也许老师也很想通过你的作文了解呢。这个主题蛮有意义的。

然后儿子举了两个表现林靖逸认真的例子,我觉得不错,告诉他可以拿来当素材。

接下来终于可以进入正式成文的阶段了。儿子自己也挺高兴的。

以前我们总是误解“快乐学习”的概念。有人觉得不要强行为为学习披上快乐的包装,或涂上快乐的蜜糖,学习必然是辛苦的,不要假装快乐。

可是通过今天的一次作文学习,我不这样表浅地理解快乐学习。

儿子一开始撩撩草草地完成作文,他固然没那么辛苦,但他快乐么?不快乐。只是觉得写作文好烦,赶快完成就好。

但当他经过一番辛苦——苦思冥想也是一种辛苦,终于用正确的流程和方法写出作文时,他明显多了一种获得感,这种获得感明显带给他快乐。

也许我们对快乐有偏见,仅仅停留在感官地享受上,所以快乐学习总是遭到抵制。

我觉得不如叫幸福学习吧。因为当我们为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付出辛劳,达成目标时是最容易有心流的感觉的,也就是幸福的感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