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心理动力学角度

影评15:衰老与死亡《金色池塘》+《爱》

2020-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雯

  这两部电影都是老年人,而且走进死亡的,《爱》里这一对夫妇是其中一个中风另一位不堪重负先他杀后自杀,这两部电影都是描述了人在走进生命的尽头很现实的一个现象。

  有一句话“少年夫妻老来伴”,还有一句话“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这句话很适合这两部电影的晚年生活,尤其是第一部里,两位老人居住在很美的一大片湖水边,出行靠划船,汽艇,一出门就能捡到草莓,夕阳西下波光粼粼,这对夫妇徜徉在湖水之中,看上去非常惬意光显的生活,但是周围都没什么人住,电话打出去也没什么回应,买些生活品要开船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是年轻人或者度假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环境,但是对于这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很危险,比如有一次老人和孙子出海,出事在一处礁石上,大半夜还是老伴找人把他们救出来,国外在老年没有中国的文化氛围,是聚集的,与儿女住在一起的,彼此有一个照应。他们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我内心的投射呢,每次镜头打到老婆的扮演者凯瑟琳赫本,都会很快的转换镜头,其实仔细会发现老人家已经有些帕金森的症状,这种刻意的掩饰以及在剧中刻意的描述他们晚年的部分美好景色甚至彼此相爱,故意乐观,反而让我有一种悲凉,悲凉不能坦然面对老去的年华,当然最后俩人还是搬走了,匆匆的离开

  第二部电影《爱》,也是一对老年的夫妇,这两部电影的相同之处都是中产阶级以上,有自己的住房,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和工作,两人都非常相爱,第二部电影里两位老人是钢琴家,有共同的话题,对于疾病与死亡的过程描述的很详细,是怎么生病的,老公是如何一个人承担照顾的工作,病情一天天的恶化,老人也一天天衰老,一开始两人还能很好的交流看报纸,会见自己的学生,后来病情变重,老头就成了一个人,中国有句俗话“久病无孝子”其实很现实,长期照顾病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吃喝拉撒,而且是一个成人,需要体力精力。前一阵回老家奔丧,家里一位亲人90多岁去世了,生前一年多卧病在床,4个子女轮番照顾,这其实还有人替换的,我在老家听到说一个60岁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傻儿子,不堪重负自杀了!所以回到影片里对于老人而言何等艰难,他后来腿脚也不方便了,请了两个护工,买菜也开始请好像是物业来帮忙,这都表明老人也在衰老。

  妻子也很痛苦的,话说不清楚,不能动,器官都在衰竭退化,大小便失禁,有几次要绝食,但是对老头而言,不舍得,后来老头有天做了一个决定,在老人呻吟喊痛的时候和她轻声的讲一个故事,就像两人平时的交流,然后老人帮助珍妮安乐死,接下来老人买来花,把老婆安排得体面躺在床上,自己写了一封信,封好门窗,打开了煤气。在幻觉里,正如影片开头一样,两人刚从音乐会回来一般,两人相伴一起继续出门了!

    随着电影的进展,生命就这样消失,似乎又没有走开,在观看的过程里似乎也在完成对生命的体验以及哀悼!一点也不悲凉,反而有一种羡慕,也激发了很多的思考,羡慕到老也一直有老伴相陪和照顾,思考起了一个人老了后的尊严和死亡。

  人能看到三代同堂四世同堂是需要福分和命运的,儿孙绕膝也是对老人的一种滋养。

所谓活久见即是有比较多的人生体验和关系碰触。

  有的时候在对逝去的老人的哀悼中,久久走不出哀伤的往往是没有照顾的子女亲人,而在身边的人能很快的完成哀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