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供应商财务分析
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强,供应商“跑路”的也越来越多,供应商的财务分析技能对采购从业者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主流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实践与诸位来聊一聊。
大家常用的是从盈利性和流动性两个维度去分析供应商的财务指标。
盈利性 主要包括: 毛利率,净利率,流动性包括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尽管用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方说,毛利是销售额减去减去营业成本,但是这里有个重要的因素没考虑,就是周转效率。举个例子,我们大排档吃饭(消费200元),假设它的翻台率是6, 毛利率是30%。而去一家家五星级饭店(消费同样也是200元),它的翻台率是1.而毛利率是50%。 显然,五星级酒店不如大排档赚钱。同时,流动性指标也有很大的缺陷。比方说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而得到的比率,他会跟人一种感觉就是,流动资产越大越好,流动负债越小越好,但是举个例子,流动资产中也包括,预付账款,而流动负债中包括也包括预收账款,从常识来讲,我的预收账款越大越好,这样我可以拿客户的钱来做生意,这样就和流动比率指标的目的相违背。
财务报给就像穿着比基尼的美女,尽管她展示出来的东西很美好,而藏在里面的才是真正核心的内容,个人建议,除了分析刚才提到哪些指标,我们还要关注以下内容:
1. 看三个“净”:净资产,净利润,而两个数额相除,我们就可以得到净资产利润率(ROE)。
先说净资产,为啥要看净资产,而不是总资产,因为,我们知道资产的来源有两个,第一:股东权益(包括股东投的钱和股东赚的钱),第二:负债(主要是欠别人的钱,包括银行,供应商,客户(预付款)员工,税务局和其他)。否则,看着资产在那里,大部分是是债权人的,千万富翁其实是千万负翁。就像没有哪位美女愿意嫁给一个借了“别墅”的男人,尽管他也有所谓的“大房子”
再说净利润,有的行业毛利很高,但是除去三大费用后,到头来,白忙活,根本没赚钱。或者看着销售额蛮大,高进高出,最后还是没赚钱。比方说高档餐厅,其实他们的毛利蛮高的,但是真正赚钱的不多。
最后说说净资产利润率,这是任何一项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家最关心的是,我投了多少钱,最后取得了多少收益。也就是所谓的杜邦分析法(ROE),该指标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利润率,资产周准率和权益乘数数,其中利润率是净利润和销售额的比,资产周转率是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的比,权益乘数是平均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杠杆率, 这里和奥运精神差不多,更高,更快,更强,也就是销售利润率我们追求更高,资产周准率我们追求更快,而权益乘数反映了风险抵御能力,我们追求更强,当然,还有一个指标就是更持久。
2. 我们来看看债务的构成,债务可以通常分为两大类:融资性债务和经营性债务。
融资性债务是为了维持本企业的经营,向银行,向其他债权人借的钱,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收取利息。这个比例过高和过低都不好,过低,杠杆效应不明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过高,如果经营不善,破产的风险大大增加。经营性债务,是欠你的合作伙伴的钱,比方说供应商的货款,预收的客户的预付款,以及税务局的税金等等,他们把钱“借”给你的主要目的不是收取你的利息,通常这一类债务稍微高些是有好处的,前提不要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运行。比方说,别把供应商逼破产就行。
可能有人会说,供应商的这些数据不会给我哈,没问题,我告诉大家两个方法;
1. 直接方法。
企业所得税由两张征缴方法,一种是查账征收,一种是额定征收。通常企业稍有规模,都要查账征收,各地的标准可能不一样,比方说有的地区销售额在几百万就要查账征收了,如果是查账征收,每年该公司都要提供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
2. 间接方法
有时候,我们供应商就是不给,我们也不能撬开他们的嘴巴,我们只要“兜个圈子”,有时候就会得到想要的答案,也就是侧面提问的技巧,比方说人工成本,你可以问问,咱们这个地区,工人一般一周上多少天班啊,加班吗?通常是计件啊还是计时,平均下来一人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比方说,能耗,你可以问问他们电费的计价方式啊,比方说,峰谷的不同的价格啊,供应商晚上用的多还是白天用的多,他每月大概要缴多少电费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