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门
古槐树旁的那扇门,说来也有些年份了,说起这扇梨木门,倒是听过坊间有个悱恻的故事。
说啊,从前那扇门可不是如今这落魄样子,它曾是江南宋家的大门,梨木原是个稀罕物,何况是做了这么大一扇的门,上面还雕了凤归巢,精致的不像话。
这宋家有个儿子,名为宋惊声,听闻是个有才气的,人也生的秀气,都想他会一生富贵,可谁曾想文曲星偏是要上浩浩沙场,可惜了。
而令人叹息的绝不是这些,后来宋惊声埋没沙场,不知从哪儿冒出个姑娘,长得也是清清秀秀,一身孝衣入了宋家这梨花门,当时,天色微朦,青色的雨连着她微扬的发丝,梨木门熠熠生光,据说仿佛是迎接她一般。
那宋家老太没了儿子,待这突如其来的儿媳也很是上心,管教甚为严苛,倒是也是打心眼儿里疼爱的,有什么决定也是与这儿媳商议,别说这姑娘名曰袁鸢,生的美,品格也是极好的,那宋照原走了,她进来后未传过一丝不洁,且管理财账也有自己的一套。
说来也怪,这姑娘每次打这梨花门前过时都会笑的很暖,有时还会摸一摸门上的纹路,那门竟也更为光亮,本来人们是没有察觉的,可耐不住宋家招人眼热,总有人盯着动静,日子久了,也看出些端倪,却无人敢说些什么。
据说这袁鸢去世时紧靠着门框,梨花门那日光华流转,就似挽留她一般,袁鸢去后本是光泽熠熠的门也日渐落魄,这街上的人才议论渐长,毕竟有悖常理,总有些爱翻捣别人家私事的人漏嘴。
原来,那宋惊声爱上那姑娘,家中无人同意,这苍茫乱世文人哪有立足之地,于是他便想立了军功,争了名声,单独立户求娶那姑娘,谁曾想,是进了鬼门关。
这姑娘也是个重情的,多年多年放不下当时惊鸿一瞥,笑颜如花,相携赏湖…拒了婚事,竟傻等下去了,也算上天开恩,留了宋惊声遗物,托了个战友送了回来,姑娘看着婚书,家中此时也就她一人,她也算了结多年心事,念及宋惊声母亲,便请求嫁过去。
这宋家自是同意,这梨木门在深夜常有人见一清秀男子立在门前,笑意暖暖看着里面,想来是那殁在战场的宋惊声放不下,想必是心有灵犀,她似乎也有所感应,总是要在门前停一停,闲了便一人在门边坐会,手摩挲着门框,面带伤感,一晃数年,物非人非。
宋家终究是没落了,因着这宋惊声实是无一儿半女,靠着别人又能撑得了多久,这门早在宋家儿媳走时一并失了光彩,而知道这其中渊源的人倒极为动容,留了这么一扇门,念想也罢,祈愿也好,这么放着,总让人感觉就算是乱世,人情暖人心。
经年后,它破落成如今这幅快要随风摇曳的样子,寂静无声地沉睡在时光里慢慢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