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1935年和1936年,海德格尔以艺术为題做了几次演讲,十分轰动。
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作品不是对现成事物的摹仿,也不是事物普遍本质的再现,它会开启一种视野,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里面那些固守着自我的种种真实。
海德格尔反对现成状态下理解事物,更不用说艺术作品了。他通常把真理理解为发生、演变和历程。
我们常说一种观点,说一件作品整体才是最重要的,而海德格尔的看法洽相反;他认为作品是统一体,统一体是为张扬个体服务的,个体的优异因整体而张扬。
只有在梵高的画里,颜料得以斑斓,只有在肖邦的钢琴曲里,音响才得以歌唱,只有在荷尔德林的诗里,每一个音节才得以铿锵作响,每一个语词才得以诉说。
海德格尔认为,在伟大的艺术那里,艺术家无足轻重,艺术家更像一条通道,伟大的作品通过艺术家进入其独立的存在后,通道就自行消失了。
艺术作品有两个特点: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创作活动是不可重复的;作品具有独立性,它只为自身而创造。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这首古诗里,你也能体会到一个字都不能换。
作品一旦创造出来就独立存在,艺术家倒消失隐身了。作品的独立性与独一无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就像你的朋友,没有一个能被另一个取代,你必须如斯所是接受,接受它的独特性和独立存在。
对艺术品的热爱,海德格尔不说欣赏、鉴赏、体验,他用个词叫葆真。
所谓葆真,你并非站在作品的对面欣赏它,而是被作品所吸引,进入作品,让作品的真照亮你。
人们常问,艺术有什么用,艺术作品不像用具那么有用,但如果艺术作品真的转换了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这就是无用之大用。
海德格尔行走在德国的黑森林中,恐怕主要的结局是迷路,要么是固守在某个地方。他把他所处的时代称为贫瘠的时代,首先是信仰的消散。
在海德格尔的人类返乡之旅中,正是艺术成为人迷途的指南,甚至是信仰的栖息之地。从古至今,哲学就在人生活之中,爱智慧,就是寻找生命本来的意义。
哲学行到水穷处,则是诗意云起时,而艺术是通向诗意栖居的驿站,更是行走在林中路中人类无可替代的指路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