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征文专区故事主编课堂

〔谈写作征文〕母亲的精神如梅花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46人  腹有经纶气自华

母亲是农村出身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她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但也算一个有文化的人,因为她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母亲如倪萍的姥姥那般,勤劳能干,默默无闻的付出,坚强而独立。所以我会选择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来比喻母亲的这种精神。

记得母亲说过在她19岁刚定完亲,父亲就入伍去了部队,一去就是四年,因为那时部队管得严,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准回家探亲,母亲日思夜想,等待着,盼望着,期间去了一次,没出过远门的她一人独自从皖北坐火车到山东济南。四年后,父亲有了假期,从部队归来,母亲和父亲才如愿结婚。而甜蜜的新婚生活刚过十几天,父亲又出发归队,母亲自己一人留在家养猪种地。母亲说有时她一个人很害怕,天一黑就关紧门,一个人就着煤油灯缝制婴儿衣服。偶尔有好友作伴,能减少她内心些许孤苦。但她没有抱怨过,嫁给父亲后她就有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理,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她都独自撑着,特别坚强。

不久母亲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但她依然下地干活直到分娩的那一天。那天母亲突然感觉腹部不适,慢慢走回家里,当天夜里就生了姐姐,而父亲仍在部队而且即将奔赴前线,家里一贫如洗,还是姥姥撕掉一件衣服裹住了初生的姐姐。因为家里贫困,缺少照顾,母亲月子里自己还要干活,大冷天去挑井水,虚弱的身子受了风寒,产后不久出现了癫疯,最后还是姥爷找了村里的赤脚医生,进行扎针拔罐才得以治好。休息没两天,母亲又卖力干活,她没有退缩,仍坚强地挑起生活担子。不久,母亲带着三个来月的姐姐赶在父亲去前线(在云南边界参与对越反击战)之前探视一次。路上自然艰辛,甚至在候车室睡着,醒来吓一跳,看到姐姐还在怀里安静地睡着, 有些后怕。但看到父亲,她很知足。回去依然勤苦劳作,可心悬着惦念着,因为远赴战场的父亲吉凶未卜。母亲的坚强秉性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越是艰苦,她越迎难而上,她身上散发着梅花不畏严寒的清香。

种地时把女儿放在地头,随她玩去。一次收麦子,为了抢收,母亲从早割到晚,回到家吃了点馒头咸菜后抱着姐姐在院子里纳凉,实在疲乏困倦,竟然沉沉地睡去,天亮才醒,姐姐还在她怀里睡着,竟然露宿一夜。可以想象母亲当时多么辛苦。

之后父亲作战受伤,才得以分配工作,而工作地点离家几十里地,父母只能周末才团聚。所以大部分时间,母亲只能自己支撑着这个家,任劳任怨,她一边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几个小儿女,一边日复一日地种地喂猪养鸡,经常吃杂面馒头咸菜。她经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母亲那么坚韧,哪怕生活给了她接二连三的磨难,但她有信念,始终坚强地迎战。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平凡的劳动妇女,让我感到可亲又可敬。每当看到母亲时,她脸上自然绽开笑容,过去的疾苦没有让她消沉,反而更乐观。看到母亲,我就有种无法言说的温暖和力量。写这篇文章时,我会想到朱德的母亲、莫言的母亲,她们身上有着类似的品质,朴实无华,勤劳勇敢,坚强隐忍,如梅花般不畏严寒,不畏生活的艰险,正如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里说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