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71人  子非鱼c

很多事情我们可能穷尽一生也不会明白的,比如哲学。

看《中国哲学简史》前,好象对哲学还是有点概念,但看完书的一刻,最迫不及待的却是在搜索引擎里寻找什么是哲学。哲学也许就象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哲学概念本生也是这样,能说明白的定义,也许己经不是真正明白的定义了。

虽然哲学是这样头疼的不可知,可我还是愿意认同本书中所说的哲学就是对思想的思想。

用思想思想思想会是一种什么样情景呢?感觉就象是想尽办法要自己把自己举起来一样。用思想思想思想,似乎不是要回答思想是什么,思想是怎么思的问题,而是…而是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只是隐隐中感觉应该是思思想所想。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完美的哲学。不过就中国哲学史来说,这确是一本好书。虽然书中大量引用了哲学家文言文的原句,但这些哲学观点却大多都己经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儒学、道学和佛学中那些生活指引哲学,因此书中所讲的大多还是能连蒙带猜的搞个大致的明白。这里所说的明白是指对书本身叙述的明白,关于很多哲学观点的明白那还是差的很远,也许是一生都无法企及的。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的人生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来表述,那就是说还在第一重的表象。

就哲学的境界讲,哲学可分为入世哲学和出世哲学。对普通人而言入世哲学讲的是人伦世务,也就是为人处事的哲学,所以感觉更有用、更靠谱;而出世哲学,就中国哲学流派诸子百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家来说,都把出世的天人合一视为最高境界,儒叫成圣、释叫成佛、道叫得道,可对我们常人来说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从普通人的功利主义心里也是既无用又飘渺,所以也不必庸人自扰。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隐喻。比如《庄子》里很多哲理或观点只是讲了个故事,因为道不可道,就象两个绝世高手过招,并不见招式,只是心念起落间便分出高下。这些“道”又象画的留白,给看的人留下了很多空间,似乎你悟出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本简史,你读的是史,可你感兴趣的可能不是它的史,而是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让人惊奇的是,对比一下东西方的哲学史,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这300多年的历史中东西方各自独立的文明竟然同时出现了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的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庄子……这些不同的文化土壤产出的哲学虽各有特色,但却有着更多的大同。更重要的是这些思想至今任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感觉还将继续影响。

对东西方哲学的比较,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比如说到对事物的认识,西方的方法是试图做出区别,告诉它的对象是什么;而东方的方法是试图消除区别,告诉它的对象不是什么。但两者又有很多共同之处,就如书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读《中国哲学简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