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走”起来

2023-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聆梅语

——观走课有感

上周学校开展了四年级语文课的走课活动,我听了三位老师的“走”课,徐冠杰老师的连续观察日记、黄俊老师的习作课、李晓岚老师整本书的导读课。观课后,收益很深,也有很多想法。下面就谈谈我在这几节课中的感受。

一.课前充分准备 教学精心设计 

三位老师准备充分,不仅“吃透”教材,而且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教学,使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学有所得。李晓岚老师讲《自然笔记》导读课时,她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像作者芮东莉那样借助观察工具到操场四周去观察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学生欣喜万分,拿着工具和组员老师一起去观察,亲身体会《自然笔记》的作者芮东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黄俊老师的习作课小小“动物园”,她准确把握习作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先引导学生充分明白习作要求,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当成动物园,把家人分别比作动物园里的一种动物,结合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来写家人,最后要突出对家人的爱。课堂流程设计一气呵成,非常完美。徐冠杰老师讲授的是连续观察日记,她找准教学的起点,提前一周让学生把豆芽拿到教室里泡上,让学生每天仔细观察豆芽的发芽过程,然后突出教学的重点,观察日记要进行连续观察。

二.教学过程精彩  课堂妙趣横生

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非常精彩。李晓岚老师讲授《自然笔记》导读课时,带来了几种不同的植物和孩子们非常按兴趣的鹦鹉,当看到美丽乖巧的鹦鹉时,孩子们激动得喊了起来,他们围着鹦鹉仔细观察,用各种好词好句来描述鹦鹉。在观察植物时,孩子们拿着观察工具、用尺子量、拿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他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讨论着,在观察中充分感受到观察要仔细、要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黄俊老师从导入新课到呈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新知,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过程由简到难,知识由浅到深。她让学生写完作文后先进行自评,然后再同桌进行他评,最后到班级展示。过程循序渐进,一气呵成,非常完美的一节作文课。徐冠杰老师在讲连续观察日记时,让学生拿着发芽的绿豆进行仔细观察,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动用五官来看、闻、听、尝、触,之后人学生来说、来写,她的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个问题设置得都恰到好处,引导很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班级所有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氛围轻松,教学效果很好。

三.以学生为主体  具体教授方法

授课时,三位老师的课堂都做到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学生的课堂生长点,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的组合能力,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李晓岚老师教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黄俊老师让学生写完作文后用修改符号进行自评和他评,徐冠杰老师教学生学会动用五感的方法来说来写。她们都让学生真真切切学到方法,把方法用到读书和习作中。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时间和展示时间,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走课好处多  让走课“走”下去

走课让授课老师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活跃课堂气氛 ,放松学生状态 ,有助于改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走课促进老师深入研究课程、改进教学策略、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有很好的的促进作用,让老师对了解学生、怎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

走课让学生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体会和平时不一样的课堂,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对课堂有新鲜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放松、更容易发挥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走课让观课的老师看到每个老师在走课过程中的精彩之处,相互交流做法,共同学习,成为专业的学习共同体。走课是老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教师在走课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快。走课为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更好研究学生和研究课程搭建平台,走课应该是常态,让走课一直“走”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