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草原上的传奇【上篇】(有温度的故事)
夏日炎炎的六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我应邀参加了原单位组织的红色草原主题党日活动。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别有意义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培训,我们这些退休老党员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终于在建党九十八周年前夕如愿以偿。
6月20日,一辆大巴载着欢歌笑语,几位老翁与一帮风华正茂的年轻党员,一同踏上我们向往已久的红色旅途。
培训地点在毗邻陕甘宁的鄂托克前旗。今年由于持续干旱,沿途目之所及,眼前一望无际的鄂托克大草原百绿垂首,绿得不够浓重,只有那些耐旱的植物和人工种植的绿植,还在顽强地炫绿,使久旱的草原多了一些生命的律动和活力!
也许是我们的红色行动感动天地,霎时,天生云,地生风,风靡云蒸,笼盖四野,如一把巨大的伞,为我们遮阳挡光,顿觉凉风习习,舒爽至极。即将离开时,孕育了三日的天空,风中那朵雨做的云淅淅沥沥,纠结的心情一下释然,一路欢歌迎接知时好雨。
汽车在原野上奔驰,红歌在车厢里飘荡。
红色草原上的传奇【上篇】(有温度的故事)鄂托克前旗,是鄂尔多斯七旗二区之一,上个世纪的八零年从鄂托克旗分设出来,设旗的历史并不长,但这方古老的荒原,古老的文明氤氲流长,尤以"河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界。
近代,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创建的老解放区之一,也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
红军长征刚到陕北,毛泽东就发表了《对内蒙古人民宣言》,革命的火种如燎原之势,蔓延至毗邻的鄂托克草原,一批蒙汉进步青年怀揣梦想,追随理想,投身革命。1936年就在定边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建立自己的武装—蒙汉游击队,随即解放三段地、二道川。10月,成立三段地工委,苏维埃政府,周仁山为三段地工委第一任书记,发展地下党员,组建地方武装。1941年11月城川解放,成立了蒙古委员会。1942年和1944年,乌兰夫两次到三段地视察工作。1946年,三段地人民为解放战争输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抗战和统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坐落于城川的民族干部学院,成立于1941年,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即现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1945年,中央落实“北进政策”,将学院迁址到了现在的鄂托克前旗城川镇。
这方热土,在经历了无数次多元文化的渗透与沉积后,在无数次历史的交锋与选择中 ,一条红色文化主线渐渐成型。
鄂托克前旗几任领导,一张蓝图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全面打造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即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和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中心,集中开展干部培训教育。配套建设的项目有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王震井纪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等六处红色教育培训点,被称之为“1+6”模式。
可以说,“1+6”每一“点”都是神来之笔,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又有多元文化的体现,高端大气,各具特色。内里仿佛到了延安,外表又能找到某广场的影子。“1+6”镶嵌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如天上的星亮晶晶!
如今的鄂托克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片草原,它更代表着一种文化,或者说,它是一种路径,提示着一种方向。是一处人文雕琢的极具特色的小城,红色文化的浸润与繁衍,使它成为一个样板和窗口,成为一种展示,一种警示;成为一道独具魅力、不可不读的景观。
在这方“红色”的土地上,我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内蒙古人民的亲切关怀,对三段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指示;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乌兰夫、布赫、云曙碧、田万生、赵通儒、高增培、杨宝山等等革命老前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奋斗的足迹;这方热土上还有更多流血流汗隐姓埋名的革命英烈以及鲜为人知的国际友人,他们的魂魄早已与这片热土融为一体,将永远守护着这片古老文明!
第二天,我们着军装,佩党徽,举党旗,以一名八路军战士和共产党员的身份,前往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习仲勋、乌兰夫两位卓越的共产主义者和民族工作领导人的大型蜡雕,映入眼帘,两位领导人好像在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向所有人在诉说着三段地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辛路历程;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多位在战争中做出伟大贡献的革命先烈的英迹历历在目,先驱们遗留下来的军鞋、电台、书籍、信件、枪支等等文物,都在述说着蒙汉民族革命先烈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峥嵘岁月。
习仲勋 乌兰夫雕像在王震井纪念园,在滴哨沟战场纪念园,在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每个展馆面前,我们驻足良久,培训老师动情的讲述,穿越时空,把我们代入那个年代,禁不住泪湿眼眶,思绪飞扬,感慨万千。
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经济繁盛,社会祥和,多姿多彩,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今昔对比,大家不约而同,发出同一个声音,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先驱们,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毫不退缩?
这方红色的土地,红色土地上诞生的红色故事,成为了鄂托克草原上不多的几个传说中经久不息的传奇,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没有比杨宝山的故事更能体现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贞气度了。杨宝山与他的伙伴林廷、段占元三人,先后三次往返于大青山和乌兰巴托之间,共同完成了与苏联及第三国际联络的传奇,共同书写了伊盟革命史上著名的忠诚故事,体现了一个人、一个共产党员可贵的品质之一。
杨宝山,这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他的成长轨迹,也许要比同龄人曲折一些。因为穷,十五岁就被家人送到西官府当差,遭受不少折磨。小小年纪的他,意识到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毅然决然离开家乡,投奔革命。
杨宝山等三位交通员横刀立马那时,定边有个“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他便跑到定边,见到了当时的民族事务委员会秘书长赵通儒同志,赵把他留下,让他参加培训班。在大家的建议下,他把蒙名孟克敖其尔改为杨宝山。不久,又派他到中央党校学习,天宝推荐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12月,杨宝山来到延安,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对他进行严格考核,决定任命杨宝山为交通线上的联络员。从此,杨宝山作为一名交通联络员,多次完成上级交办的情报和战友等护送任务。
为了与苏联、第三国际保持联系,交通局当时组建了一个国际交通小组,由林廷、段占元和杨宝山三人组成。
1942年杨宝山三人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三次往返于大青山和乌兰巴托,但不久,这条国际交通线遭到破坏,中共失去了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1943年,国内革命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央决定开辟一条新的国际交通线,打算从延安、定边、鄂托克旗、磴口、乌拉特后旗到乌兰巴托建立一条秘密通道,需要在鄂托克旗建立一个秘密交通点。由于杨宝山的老家在鄂托克旗,所以交通局决定派他完成这个任务。从此,杨宝山又返回西官府当差,潜入历史的深处,秘密与上级联络,直至1947年党中央撤离延安。他以一种神奇的意志和力量,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刚上任的鄂托克旗领导就收到这样的来信,信中要寻找一个叫杨宝山的人。来信很多,署名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周仁山、天宝、白如冰、吴德峰等,有些来信还提醒鄂托克旗的领导可以向李富春、贺龙等高级领导人询问杨宝山的下落。经过长时间的排查,才找到了隐姓埋名多年的杨宝山。
1994年3月12日,杨宝山同志与世长辞。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子女们把他的骨灰撒在他一生挚爱和工作的鄂托克草原上。
(未完,静候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