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贵州(一)
6月的贵州之行颇费了一番周折。原来期待的集体出游烟消云散,只好约同几个好友跟团旅行。四天的时间能看到什么呢?匆匆走马观花罢了,无法深度体会,故只言“到过”。然而虽是匆忙,毕竟还是有些许感受的,趁尚未忘却殆尽,以文字记录下来,作为纪念。
(一)贵州的美食
人们对“吃”的热爱和追求大概都是一样的,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想方设法尝尝当地的特色吃食才算不虚此行。我们一行四人落地贵阳已是黄昏,接机车上匆匆掠过山城的形貌,到住处略作休整,第一站便直接去了当地著名的“二七小吃街”。
小吃街上汇集着当地以及外地的各种名小吃:酸的,辣的,烧的,烤的,热炒的,凉拌的,应有尽有。摩肩接踵中,在长长的美味里走了一个来回,先让眼睛和鼻子解足了馋。好歹找到一个位置,因听说酸辣粉乃当地特色,便选了一份尝尝味道。其酸尚能消得,其辣真是口舌不能承受之重,吃得涕泪交流,不了了之。然而还是感觉没有领略真味,于是避开热闹的二七街,专门找到一条偏僻的街道,寻了一个卖酸辣粉的地摊儿。大概这里该是最贵州的味道了吧。依然是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酸辣粉中以当地盛产的“折耳根”,即中药“鱼腥草”为佐料,别有风味。二七街上红烧的兔头味道美得不得了;猪脚也买了半个,黏而不腻,初尝口感极佳,多吃却生了反感,可见过犹不及。
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晚上下来,胃肠填满了异乡风物,不胜其扰,第二天一大早便提出严重抗议,好在三两次肃清运动后便告安生了。之后的两三天,乖乖吃团饭,每餐必有酸菜。包菜的叶子酸得令人齿牙咧嘴,倒也是别有风味。
据说贵州自古缺盐。古时贵州的盐皆从四川自贡贩运而来,黔北一带尚好,到了黔中,便有“百米斤盐”之说,再到黔东南一带,甚至一匹马换一斤盐了。黔东南苗族自治区为了平衡少盐的膳食,用“毛辣够”也就是西红柿做酸汤代之,又因当地湿气太重,需多吃辣椒去除湿气,故而形成了酸辣的饮食习惯,久之渐成为一种饮食文化。苗家的酸汤鱼遂成为名吃一味。
苗寨的长桌宴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宴会,然而我们只看到针对游客的机械的表演,精魂全无。几个年轻的阿哥阿妹身着苗族服装,面无表情地晃动着身体,笙簧奏出的乐音听起来很像汉人发丧时的哀乐,令人不爽。宴中的敬酒活动倒是令人耳目一新,四五个女子齐声唱着苗歌,人手一把酒壶,从高到低一致倾斜排开,高处的壶嘴对着低处的壶口倒酒,依次到客人的碗中。客人端碗饮酒,酒便从高壶渐次进入低壶,
源源不断地流下来,一直流入客人的口中。客人一不小心,一口气喝光了上面四五个壶中的酒水,豪气十足。
从第一天起,就听说贵州的牛肉粉好吃,直到最后一天,才吃上了正宗的“花溪王”牛肉粉。那天正是刚刚走完好几公里的山路,又渴又饿中,一碗香喷喷的牛肉粉端上来,大快朵颐。牛肉带皮煮烂切成薄片,放在汤中,口感筋道,白米粉较一般粉条粗而细滑,麻椒粉和辣椒粉足足地加上一勺,呼啦啦吃下去,一通大汗出来,真是浑身通透。
贵阳城市街面上和各个景区里售货摊上的水果都很多,大多都是熟悉的。有一种当地的李子,个小色青,看起来很不起眼,买了一袋尝过,竟然酸甜可口,只是当地产物却价格不菲,令人费解。火参果从未见过,鲜亮的橘红色椭圆形大果,浑身长满疙瘩,远看像个熟透的菠萝,拿在手中却是光滑的。吃时切开一端,大吸管插入果肉搅烂吸食,味道像老黄瓜,肉少水多,种子又多又大,细品有一点点柠檬的微酸,无甚特别之处,却代表着一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