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帽:比兴趣岛更棒的兴趣探索活动
生涯课程“自我认知”的部分一般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与价值观,而兴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兴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动力、保持热情、让事情变得有趣。长久以来,在生涯的课堂上,最常用兴趣的探索活动当属“兴趣岛”,也就是按照霍兰德的兴趣类型论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六个岛屿,征询学生想去哪个岛屿度假或定居,然后相同选择的“岛民”会通过讨论总结出共同点,从而引出教师要主要讲授的霍兰德兴趣理论。
在我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我只用过两次“兴趣岛”,发现这个活动其实对于兴趣探索来说,效能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对于活动情境的创设,不论是旅行中的度假还是意外后的定居,这个情境对于游戏者来说,决策过程比较复杂;这不像吃苹果还是香蕉那么简单,可以更直接地选我所爱,尽管指导语已经提醒游戏者不用考虑其它因素,只选自己喜爱的,但其实这些“其它因素”却始终会影响最终的选择。
从一篇关于职业兴趣的文章中获得灵感,想用“分院帽”的方法来替代“兴趣岛”。
一提到“分院帽”,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里那顶古怪的尖帽子,这顶帽子的魔法对霍格沃兹来说却非常重要,那就是把适合的人分派到适合的学院去,走适合他发展的道路,最终获得成功。
如何用好“分院帽”,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 按照兴趣类型设计了六个学院,让学员根据第一印象自由选择;
2. 学员分享各自来到这个学院的原因,总结共同点;
3. 教师请“分院帽”揭晓各个学院的选人标准(其实就是将霍兰德兴趣类型串讲一遍);
4. 学员可以根据分院帽提供的标准进行转院;
5. 各学院总结出学院的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
这个周末,我给“卓越教师训练营”的大二年级师范生讲兴趣,就用到了“分院帽”的活动,感觉比兴趣岛更加高效,而且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首先,在最开始选院的时候,由于给出了代表学院特征的关键词,所以即使没有经过特别详细的描述,学生们也能比较快速地做出选择;而且,经过后边正式的霍兰德兴趣测试发现,学生所选择的学院与第一代码相符的比例占大概三分之一;即使得分不是最高,也基本上在三代码中,两次探索活动的结果基本相符。
其次,以前给学生做兴趣岛时,选S的占了大部分,大概能占到30—40%,其次是E和A,最少的一般是R和I,这固然跟师范生的性质与专业有关;但这次活动,同样是给师范生做,每组的人数却差别不太大,相对来说各组人数更为均衡合理。
第三,转院时间,只有一位同学选择了转院,而其他同学仍然坚定自己的选择。这是当时让我感觉最意外的,因为在我的预期里,在讲完了兴趣类型之后,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转院,但是结果恰恰相反,而且后来的正式测试也证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选的学院类型并是他得分最高的代码,但是什么让大家坚定地留下呢?这点值得深思。
经过对活动过程的反思、同事与学生意见的反馈,我觉得这个活动还可以继续深入与完善。
继续保持:开始就给出特征的六个学院,比兴趣岛的描述更直接,通过学生概况的学院关键词来看,大家对学院的核心特征是有所掌握的,总结的都比较到位,用“分院帽”替代“兴趣岛”的活动,是完全可行的。以前在对霍兰德兴趣代码的分析中,教师往往强调第一代码的重要性,用兴趣岛也主要是探索第一代码;但是其实通过这次“分院帽”活动我发现,用第二、第三代码去对应职业也是可行的,而第一代码,这个时候就可以变成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特质”或者“标签”。如学生的代码是ISA,他既可以做一个研究者,也可以做一名教师,或者也可以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但是I所带有的研究型特质,再加上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精进,则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一名带有研究气质的教师,或者可以让学生向研究型的方向去规划自己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肯转院的原因。霍兰德的理论其实也不仅仅是谈兴趣,是对人格类型的概况分析。
深入完善:在讲完兴趣与专业、职业的对应关系后,需要加入一个案例分析或者讨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使用。比如“有个学生喜欢的科目是地理和历史,你该如何运用所学帮助学生去选择未来的专业?”
加以改进:在讲到六种兴趣类型的特点时,这个时候学生的反应是比较木然的,所以要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功力,将内容简易化、通俗化、容易理解,如果每一个类型都列举一个“杰出校友”,或者让对应学院的学生去找,会更快加深学生的理解。
分院帽的魔法,不正是生涯规划师或咨询师做的事情吗?我们引导学生探索自我与环境,鼓励更多体验与尝试,发现兴趣、培养能力、提升优势,并从价值观中获取动力,最终,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实现价值。
注:本文所提到的分院帽的灵感来自于学院派男神“火君子”,文章链接:《分院帽与职业兴趣(上)》
对职业兴趣类型有非常详尽而准确的描述,欢迎大家点击阅读,也希望大家在下方留下你的真知灼见,我们一起交流碰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