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2022-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已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民间有句比较尖刻的俗话——“谁都不是开没事儿店的”,意思是说,只要是个人,生活在这世间,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种的问题,总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对于梁惠王而言,孟子算是“不远千里而来”之叟,这个“千里而来”,一是讲孟子所行距离远,二是透射孟子声名影响大。很贤人,梁惠王也不是开没事儿店的。看到远处来了孟子这么个有些声名的老头,马上抛出自己的问题——如何“利吾国”?客观来讲,这不是梁惠王的问题,这是那个时期,天下所有诸侯王、大夫、士乃至庶人的问题,几乎是天下所有人的问题,如此一来,便值得总结概括一下了。说得直接点,这是梁惠王那个时代的主流问题,——如何有利于自己(邦国、家族直至自我)。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孟子。孟子也不是开没事儿店的。不然,老头儿一大把年纪,也不至于千里奔波,四处推销自己的“学问”。学问有真学问和假学问两种,真学问当然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生的,至于假学问,卖弄一下口才,混口饭吃而已。

姑且把孟子的学问看作是假学问,这老头儿的口才的确不简单。至少洋洋洒洒用一段话吼住了梁惠王。然后把梁惠王所关心的“利”的话题,切换到了自己擅长的“仁义”。后人讽刺那些虚伪的擅长掉书袋的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追溯一下的话,孟子应当是有些影响的。即便是混口饭吃,孟子还是下了些功夫的。他从“利”出发,为梁惠王做了交相争利情况下的局势推演。并且直接利用了梁惠王的恐惧——弑君——这恐怕也是所有诸侯王的恐惧。换句话说,即便是从混口饭吃的角度讲,孟子的这段话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时光是把刻度尺,孟子这段话之所以流传至今,表明这段话有超出了那个时代的意义存在。但凡能够超越眼前混口饭吃境况的学问,大概都可以称作是真学问。孟子尝试解决梁惠王的问题,大概有三层逻辑基础。

一、“利”的反面便是“害”,利害是一体两面的

梁惠王只看到了“利”,然后像当时的天下人一样去竞相争利。看到有些见识的老头孟子不远千里而来,希望从他那里获取些更有优势的“争利”手段和秘笈。一个人眼里全是“利”时,变容易看不到别的东西。孟子三言两语让他看到了本该看到的“交征利”背后的害,让他认识到利害是一体两面的。作为诸侯王争利,则天下人人交征利。最后,必然有乱臣贼子不忠不孝,篡权弑君的事情发生。这个害,恰恰是梁惠王所恐惧且不能接受的。

二、“利害”的上一层逻辑是什么

如果“利害”是一种江河日下、人情冷薄背景下的社会逻辑的话,它的上一层社会逻辑一定是人们互敬互爱,充满爱与和谐的。

向上追溯,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往前是春秋,再往前是周王朝的礼乐天下。所谓的诸侯分封,客观上讲,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社会组织起来。正如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憧憬于“克己复礼”——希望重回周公时代的礼乐和合一般。认定自己是孔子思想传人的孟子也有这样的想望。天下交相争利是周朝末期礼崩乐坏的结果,礼崩乐坏是仁义这一道德日渐缺失的结果。这便是孟子的底层逻辑,这一层至少超越利害现实社会逻辑的基础。

三、要跳出问题解决问题

梁惠王想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的争“利”的问题,孟子跳出梁惠王的具体问题,进一步追问梁惠王为什么要争利,如何让一个邦国不至于交相争利,如此才有了那段应对。

梁惠王讨论的是利害问题,利害问题之所以会摆在桌面上,是因为仁义的缺失。如果人人讲求仁义,便没有摆在桌面上的利害问题,梁惠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的问题是什么?

表面上看一目了然,实际上没那么简单,弄清楚了问题是什么,实际上离问题的解决便不远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