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精进,成为更厉害的人
本月读的一本书是采铜的《精进》。
推荐理由:
作者采铜,知乎高赞得主,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结合自身例证,用文字剖析大多数人出现的种种问题,读起来更有共鸣。
本书从 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努力和成功七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指出了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每个方向都很有启发性。
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自我提升方法,让你成为更厉害的人。
一、关于快慢,要有节奏感
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对我们影响挺大的,也真的是有很多人是少年成名,古有卫青、霍去病,现代的有韩寒、郭敬明等,也可以称得上是后生可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有的人可以抓住机会迅速赚得第一桶金,加上我们本能的急功近利、走捷径的心理,我们往往会求快。
看看我们现在的工作强度就能感受到,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有一些特定行业,加班成为常态,这样难免会导致生活失去平衡。而生活应该是有快有慢的,就像音乐中的节奏。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种节奏感,有快有慢,而不是用一种状态应对生活。关键还要想清楚什么事该快,什么事该慢。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可以通过流程化来快一点,思考可以慢一点;根据目的不同,有的书可以快读,有的书可以慢读;学习一样新东西时,前期的积累可以慢一点,后面会越学越快。
二、勤于反思,积累智慧
我们每天会做很多事情,也会见很多人,但如果没有反思,进步就会很慢。网上曾有这么一件事,说是一个工作了10年的人去找工作,面试时他说自己有10年工作经验,最后他没有被录用,HR对他说,你不是有10年经验,你有1年经验,只是重复了10年而已。因此,要想持续性地成长,除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外,向自己学习也就是反思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指出,反思的前提是行动,要先行动,不是三思而行,要三行而思。认识到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我们往往认为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实际上并非如此。从理论出发不一定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也就是在做中学,事上练。比如在运动上,我在大学时就在跑步,一般都是跑三、五公里,毕业后只要跑步一般也都是五公里,最近一、两年看到别人在跑马拉松,我也想尝试,但又怕自己跑不下来。不过我还是决定尝试,于是就慢慢给自己增加难度,第一次跑到7公里时,身体就有不适,膝盖疼痛、呼吸急促,然后开始看一些跑步的知识,也会问别人跑步的姿势。慢慢就知道了,原来跑步不是随便一跑就行了,跑前要热身,还要进行肌肉训练,因为全身肌肉都在参与。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来再跑就轻松了很多,慢慢就可以跑10公里直到完成半马。
那么行动完以后,该如何反思呢?书中是从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等10个方面来进行反思的。为了便于操作,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结果,结果是什么样的,和预期的目标有哪些偏差?结果不会骗人,通过结果找到自己的差距。
障碍,做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做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那么几个难啃的骨头,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样的节点度过了,整个过程就会顺利很多。
优势 ,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我的收获是什么,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在厚积薄发群,这个月是优势月,优势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优势让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也是优势使我们与众不同,所以要有意识地挖掘自己的优势。
意义,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产生的意义是什么?通过意义,可以把这件事情应用到更多领域,还可能会对别人产生价值,从而把做这件事情的价值放大。
三、深入研究,对信息进行解码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见解,进而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你会发现有的人观点很深刻,很有见地,那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在看,更是在观察,他对信息解码的层次不一样。
例如,在商场看到一个小黄鸭的玩具,孩子看到的就是一个玩具,很可爱,很好玩;家长看到这个小黄鸭,会想它能使孩子很高兴,引导孩子认识一些新事物,更加关注它的意义、价值;机械工程师看到了,会想它是怎么设计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他关注的是内部构造、原理。
这也就对应了解码的3个层次,第一层,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传达的是原本的信息;第二层,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这是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反思;第三层,它的内容是怎么组成,效果是怎么实现的,是对形式和内容的洞察。
不过这种层层深入的解码是需要一定背景知识的,外行是不会像工程师那样去关注一个玩具的内部构造的,也不会像医生那样说出病情的症状以及人体内部的变化的,更不会像律师那样看到一个杀人事件会想到是否构成犯罪、法律会怎么判、有无从轻减轻情节等。
在具体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从而让自己思考得更加深入。
1、关注结论,更要寻找过程
找到了论点,还要去看支持论点的论据是什么。多进行归因练习,比如有人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该去大城市发展。为什么呢,他们的依据可能是大城市机会更多,对人才的需求更大,更能开阔眼界等等。但认真思考,这些只是外部原因,真正要考虑的可能是他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2、不要只做归纳,还要做延展
我理解的就是要进行举一反三,看到一个观点,进一步去想它还能用于哪些场景、解释哪些现象。
3、不要只找相似,还要比较不同
找不同更能发现事物间的本质,比如法律和道德有相似之处,都是生活中的一种规则、对人们有规范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区分不同会理解得更深,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人们的信仰来维持。
四、努力,需要学习的策略
1、专注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说过,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个词是:专注。专注也是很容易被我们低估的一个词,现在的选择很多,如果什么都尝试什么都做不好,只是在浪费时间。作者指出,在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一件事上。
在刚开始的阶段,一个人资源贫乏、没有任何优势,这时就要专注到一件事上并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第一个优势,然后再去拓展其他优势。
2、凡事不要追求完美
学会对事情进行分类,敢于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找到那个对自己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把它做精、做细。其他不太重要的做到七八十分就可以,另外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不做。
3、设置必要难度的挑战
要学会一项技能,需要大量练习。如果每次都只是完成标准动作,不会有很大提高,需要给自己增加难度。上学时我们做的课后练习题就是标准动作,但这还不够,还要去买辅导书、做课外练习题。
比如学演讲,开始的阶段只要能站上台开口讲话就好,后来会要求自己讲得有条理一些,再后来,加上手势、投入情感,讲得更生动一些。这样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就会让自己讲得越来越好。
所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增加难度的重复。
最后总结
1、找到自己的节奏,有快有慢,不要用同一种状态来生活。关键还是要找到什么事该快,什么事该慢。
2、重视行动,更要注重反思。
3、如何反思,可以从结果、障碍、优势、意义四方面来进行反思。
4、养成观察的习惯,对信息进行深入解码。关注结论,更要寻找过程;不只做归纳,还要做延展;不只找相似,还要找不同。
5、在努力的同时,要注意:专注,敢于舍弃无关紧要的事情,设置必要难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