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里的小人们散文

D小姐的双十一~

2017-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茶馆先生

“越爱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穷”——真相确实如此吗?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究竟是消费者的激情放纵?还是商家的甜蜜陷阱?今晚7点半,带你走进双十一背后的故事……

超市里的鲜花

①团购陷阱——线上线下不同价

一周前,D小姐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凑单买xx润唇膏,双十一打折促销,四支一共只要110,平均下来每支将近三十,比之前便宜了十多元。身为男生也要注意形象整理,但我刚好有一支才买的,想了想还是在D小姐闪闪发亮的眼神中残忍拒绝了。

隔天,约着一起去看电影,顺便在楼下的实体店逛了逛,发现该品牌润唇膏正在搞活动,只需要二十多,D小姐豁然开朗。

出门感叹:“好坑啊。”


故事②提前刺激消费需求

本以为她会就此收手,没过两天,她又欣喜向我推荐,xx面膜90片只要260元(平时要四百多)。

很诧异,“你用得完吗?”清楚记得D小姐宿舍里还有一大盒。

“可以啊,可以用到这学期末。”当时D小姐理所当然的告诉我。

而前天一起散步时,D小姐又拉上我去店里买了一盒清洁面膜,然后在我疑惑的目光下告诉我,立马说:“x宝那个要双十一才发货嘛~~”

“宿舍里不……”

不等我说完,她又小声说:“宿舍里的全是补水的……”

顿时语塞。

大概,女人的购物需求是无止境的?


故事③先涨价,后降价

上周,同事A小姐穿了一件新外套,当时价格只需200出头。昨天再去逛那家线上旗舰店,发现价格变成了280,一时无语。

事实上,媒体对这种提前涨价再活动降价的“虚构原价”行为早有报道。

《新京报》2016年11月7日就有过报道报导,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双十一”期间,743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价格先涨后降,其中81.99%的商品涨价幅度在30%以内,但是仍然有3.26%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


故事④满减活动,购物冲动

今年双十一,商家推出了许多满减活动

D小姐又抽中了天猫商店的50元抵用券(满一百使用),坑人的是只能购买母婴用品,D小姐纠结了很久,还是觉得不能浪费掉。

结果,几天后她领回了一堆——湿纸巾。

身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直男,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

综合往年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种数据,最重要的是身边小姐姐们的亲身体验,“双十一”期间的促销给予用户的实惠真的不多吖。

所以呀,小姐姐小哥哥们在忙于填满购物车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各类商家的虚假促销。不要像D小姐那样买回来一堆不知道能不能在保质期前用完的东西,或者在她强烈要求下不能写出来的只能躲在角落落灰的物件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