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历史有意思读书

日读通鉴‖燕王禅让,齐王伐燕(前314)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阅君

周纪0088   

苏秦去世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继承游说事业,在诸侯间颇有名望。燕国的国相子之与苏代联姻后,逐渐萌生掌控燕国的野心。

一次,苏代出使齐国归来,燕王哙询问他说:“齐王能成就霸业吗?”

苏代回答说:“不能。”

燕王哙追问:“为什么呢?”

苏代解释说:“因为他对臣子不能给予信任。”

燕王哙听罢,若有所思,从此完全信任子之。

大臣鹿毛寿趁机继续进言说:“尧帝之所以被称为贤君,是因为他能禅让天下。若大王能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必能与尧帝齐名。”

燕王哙被这番说辞打动,于是将国政尽数托付给子之。

这时,又有人提醒他说:“大禹曾推荐伯益继承王位,却同时安排启的亲信担任要职。等到年老时,大禹又认为启的能力不足以治理天下,于是正式传位给伯益。然而启暗中联合党羽攻打伯益,最终夺回了统治权。天下人因此议论说,大禹名义上传位给伯益,实际上是为启创造自行夺权的机会。如今大王虽然宣称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可朝中官吏都是太子平的亲信故旧。这种安排看似将国政交给子之,实际上仍是太子平在幕后掌控实权。”

燕王哙闻言,立即下令收缴所有官印,将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职全部交由子之重新任免。从此,子之面南称王。燕王哙年老,不再理政,退居臣位,国事都由子之决断。

子之当燕王三年后,燕国陷入混乱。将军市被联合太子平起兵讨伐子之,齐宣王趁机派人对太子平表态说:“我听说太子准备整顿君臣纲常,明确父子名分,我齐国虽小,愿听太子差遣。”

得到了齐国的支持,太子平信心倍增,于是召集党羽,令将军市被攻打子之,不料未能取胜,市被反而倒戈攻击太子平。这场内乱持续数月,造成几万人死亡,百姓惊恐不安。

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领包括临淄在内五座都城的精兵,又联合北方部族,共同讨伐燕国。燕国士兵只盼齐军能帮助燕国尽快结束内乱,毫无战意,城门大开不设防。齐军长驱直入,擒获子之,将其剁成肉酱,又杀害了退位的燕王哙。

面对这场胜利,齐宣王询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也有人建议我占领它。以万乘大国的实力讨伐同样规模的燕国,五十天就攻破城池,这绝非人力所能及,必是天意使然。若不取燕国,恐怕上天会降下灾祸。先生您看该不该取?”

孟子答道:“如果占领燕国能使百姓喜悦,那就应该这样做,周武王讨伐商纣便是先例。如果令百姓气愤,那就不该这样做,周文王当年没有讨伐商纣也是这个道理。当两个万乘大国交战时,对方百姓用竹篮盛饭、瓦壶装水来迎接您的军队,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不过是想逃离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如果新的统治让百姓感到水更深,火更热,处境比原先更加严酷,他们自然只好向他人寻求希望。”

然而,孟子的这番劝谏并未奏效。齐国攻取燕国后,对民众施加暴虐,大肆掠夺财富,拆毁宗庙,搬走贵重礼器,激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眼看燕国危在旦夕,诸侯谋划联合伐齐以存续燕国。

齐宣王闻讯后有些慌乱,问孟子说:“现在很多诸侯国谋划要讨伐我,该如何应对?”

孟子答道:“我听说凭借七十里地起家而治理天下的,这是商汤的例子,却从未听说拥有千里疆域的国家反而畏惧他人的。《尚书》记载,‘盼望我们的君王,他来了我们就能得救。’现在燕王暴虐百姓,大王前去征讨,燕国民众以为能脱离水火之苦,所以箪食壶浆迎接齐军。如果现在杀害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宗庙祠堂,搬走贵重礼器,这怎么能行得通呢?诸侯各国本就忌惮齐国强大,如今吞并燕国却不施仁政,等于是在招引天下兵戈。大王应当立即下令释放老幼俘虏,停止搬运礼器,与燕国百姓商议拥立新君后撤军,或许还能平息争端。”

齐王拒绝听从孟子的劝告。后来,燕国民众果然不堪忍受,爆发叛乱。

齐王懊悔道:“我实在羞于面对孟子。”

齐国大夫陈贾宽慰他说:“大王不必忧虑。”

陈贾前去拜访孟子,故意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

孟子答:“古代的圣人。”

陈贾追问:“周公派管叔监督商朝遗民,管叔却联合他们叛乱。周公是明知他会反叛还故意派他去的吗?”

孟子明白了他的用意,不动声色地说:“当然不知。”

陈贾又问:“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

孟子正色道:“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兄长,弟弟对兄长判断失误,情有可原。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他们的错误如同日食月食,百姓都看得清楚;等到他们改正时,百姓依然景仰。现在的君子不但听任错误不改,反而寻找托辞粉饰。”

《资治通鉴》记叙的这段故事原载于《史记•燕世家》和《孟子•梁惠王下》,是以燕国、齐国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齐国占领燕国,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当我们翻开《战国策》,便可看到其他诸侯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当齐国攻灭燕国后,赵国意图保全燕国残余势力,派赵庄组织合纵联盟,准备进攻齐国。齐国主动提出割地求和,赵武灵王因此冷落了赵庄。

谋士齐明提醒赵王说:“齐国是因为害怕合纵成功,所以才割地求和。现在听说主张合纵的赵庄失势了,反对合纵的张懃却得宠了,必定反悔,不会割地了。”

赵王说:“有道理。”于是立即召见赵庄并予以重用。

名将乐毅也向赵武灵王献策说:“如今没有约结同盟就单独攻齐,必遭齐国记恨。不如用赵国的河东地区与齐国交换燕国的土地。赵国保有河北,齐国获得河东,齐、赵两国自然不再有争端了。这样既能与齐国交好,又能借河东之地增强齐国实力,用燕国、赵国辅佐它。齐国一旦强盛,必然引发天下诸侯忌惮,各国自然会追随大王共同伐齐。由此就可联络各国共同破齐啊!”

赵武灵王采纳这一策略,与齐国完成了土地交换。此举果然引发了楚、魏两国的不满,楚国派遣淖滑、魏国派遣惠施前往赵国,要求联合出兵讨伐齐国以恢复燕国。

齐、燕两国自此结下仇怨,数十年后,燕昭王派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一举攻破齐国七十余城,正是这一年两国冲突的延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