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4 触目惊心的德国社会分层
如果提起德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强大健康的经济体系,发达的工业,两次世界大战,众多的思想家还是德国人严谨的民族性格?今天这本书反社会的人从另一个维度,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德国,如果有人告诉你,德国社会马上就要崩溃,那么你一定会嗤之以鼻,本书作者伍伦韦伯并不是从经济的崩溃,政治的动荡来阐述德国的问题,而是从想象的共同体的瓦解,也就是社会解体。去年我读了一本书叫《反社会的人》就是描述了德国社会的触目惊心的社会分层。
德国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你就能明白,你拿出一张A4纸,从底部往上,每隔一厘米画一条线,每一条线代表5万欧元,达到A4纸顶端的时候也就是150万欧元的时候就可以涵盖99%的财产,剩下1%的人财产在哪里呢,你出了这张纸继续画,在离开这张纸3.5公里的地方。一张纸已经涵盖了99%人的财富,在最顶端的人,你要拿望远镜才能看得到。其实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贫富差距都是难以避免的,贫富悬殊到达如此程度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德国来说不正常的是,最富有的上层社会与最底层的下层社会,与处于中游的中产阶级已经是一个平行社会了,什么是平行,就是永不相交,你们过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我们互不相关,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社会解体,让我们来看看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是如何搞垮德国的。
在德国,有2个词,一个是富人,一个是高收入阶层,乍一看似乎是一回事,其实根本不是,这二者的区别在于高收入阶层是付出劳动,才有收入,出售自己的时间来给雇主获取自己的收入,有的人每小时卖20欧元,有的人每小时可以卖2万欧元,不管如何没有本质差别,所谓的高收入阶层比如西门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不管你是超市营业员,还是职业经理人,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出售自己的时间以获取回报。但是在德国,真正的富人阶层如何挣钱?不能说人家不劳动,因为投资理财也算是脑力劳动,富人挣钱的本质是靠钱生钱,而不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挣钱。在富人圈子里,95%的人都是依靠钱生钱的方式来获取超额利润,剩下5%的那些富人阶层比如德意志银行的总经理,宝马公司的CEO这些只能算是这个圈里的边缘人物。德国富人阶层获取财富的方式和本土市场基本已经毫无关系,他们是依靠投资国外债券,比如华乐街的资本市场,伦敦金融城的杠杆乐园,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大量的钻石,古董豪车等来维持自己的财富地位,这些财富的获取与普通的民众没有任何关系,不像中国的富人阶层,比如马云每年双十一还要出来演讲,房地产商任志强,潘石屹还要在微博刷存在感,因为中国富豪的财富来源归根到底还是要赚普罗大众的钱,所以他们不能消失。
在德国,富人阶层已经是一个隐形阶层,他们根本不炫富,不让外界知道他们是谁,格外的低调,比如明明家里有无数豪车,出门只是开一辆普通的宝马,明明家里有大量的十克拉的钻石,出门只戴2克拉的,在德国富人的居所往往是朽坏篱笆墙围住的隐形别墅。曾经有一个德国富人做的太过了,以至于在出门的时候穿的过于褴褛,让人以为他是贫困户,还有人往他手里塞钱。
在德国,什么样的人是算是穷人?政府规定,低于平均收入60%的人算是穷人,这道线画在哪儿?大概是每个月的收入低于1035欧元,相当于每个月7000人民币,你会问这还算穷人,当然了人家是发达国家嘛,这个线稍微高一点儿也算是合理,现在你到德国穷人家里去,可以说是什么都有啊,最新的电脑,电视,游戏机,电冰箱,微波炉,政府分配的房屋,一个穷人人均45平米,比上班族还多2平米,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工作的话,一个月收入除去还学生贷款,日子过的还不如他们,在政府发放的补助清单上,还有每个月150克黄瓜,蔬菜,150克家庭桶装冰激凌,2张往返150公里的火车票,甚至还有大量的免费啤酒,连这样的东西都上了清单可想而知,德国穷人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在德国的市场上甚至还有商家专门对穷人做广告,打出广告语,你可一点也不傻,一旦出现什么新产品先对穷人打广告。看到这里你或许觉得德国穷人过得挺滋润的嘛,不是挺好嘛,其实他们是生活在另一个牢笼里。
长期不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很多人觉得工作嘛就是为了赚工资,错了,其实他还有很多附带的价值,甚至说是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荣誉,勤奋,效率,社会参与,社会责任等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如果意义之网坍塌,你就是一条肉虫子,跟普通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长期不工作,你肯定不会早起,学习,与他人协作,你甚至连守时都做不到,德国穷人虽然不穷,但是他们的生活仍然暗无天日。
一对德国夫妇如果都没有班上,每个月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2000欧元的补助,再加上上文提及清单上的内容,那你说吃什么不香,如果我去工作,又累又苦挣得还没前者多,那么很多德国穷人干脆就不找工作,长期在家好了。自我约束,也就是自律,这是人自我奋斗向上的第一个条件,但是德国的穷人健康状况非常差,天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长期的吃高热量的食物,大罐大罐的喝高糖饮料,你不得三高,糖尿病是个鬼咧,本书作者去某穷人家庭采访就看到成堆的喝完的可乐易拉罐堆在房间里足有1米高。懒惰和放纵成为了德国穷人的常态,书中有几个例子,德国有一条河穿过德国的贫民区和中产阶级生活区,河山活跃着一只皮划艇俱乐部,但是这只俱乐部只招收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穷人孩子交不起会费吗,不是因为皮划艇这项运动需要你准时到场,你不来,我们就得等着,还需要你齐心协力一起操作,不然会有倾覆的危险。社区还有免费的音乐教学点和唱诗班,穷人的孩子也不去,不收费,这就不是钱的问题,穷人的孩子就是做不到自制和自律嘛,所以根本无法参与这些项目。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德国穷人孩子的家庭主要是单亲家庭,比如一男一女两个德国穷人在一起了,一旦女方敢告诉男方我怀孕,男方立马收拾行李离开啊,女方也并不挽留,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政府马上会接管这个孩子,然后成为社会救助对象,这些单亲妈妈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文化,根本不会教育孩子,一份关于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4 岁的时候,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要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更多的单词,并且听到的频次也相差巨大。这个频次的差距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3000 万。 少听那么多频次的词汇,这对穷人家庭孩子本身智力和语言的发育就是极大的制约。
另外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男女正常的爱情关系,但是他们知道性爱,从小就接触大量的色情片,甚至母亲带着自己的男朋友公开在房间做爱根本不避讳自己的孩子,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是正常的家庭关系和正确的爱情观,我们中国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说父母都是工薪族每天下班回家做饭聊天的时候都会在孩子面前商量这个月工资如何安排多少钱买菜做饭多少钱给孩子交学费,多少钱赡养父母,多少钱存着,从小耳濡目染,这样的孩子才会早当家。
到底谁该为德国穷人暗无天日的状态负责?在德国最大的产业是什么,不是什么高端制造业,而是社会救助产业,这些社会救助机构,共有100万人的就业,他们吃光了德国财政的钱,不但把穷人养肥,还要把不是穷人的人纳入这个产业以伸手向政府讨要财政补贴。这样的救助产业更加加剧了德国穷人阶层与主流社会的分离。
如果说一项社会政策是因为大家愚蠢,认知不够,那么还好改正,但是如果是因为一帮子聪明人想尽办法通过这个制度来攫取自己的利益,那要改过来,可谓是难上加难。
只占德国社会1%人口的富人阶层占据了36%的财富,依靠金融获取巨额财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把德国甚至欧洲拖入危机的深渊,依靠社会救济的庞大穷人阶层看似过着惬意的生活,但是生活在无比黑暗的绝望中,过着懒散,毫无意义的生活,每年社会救助产业吃掉德国财政大量的份额,谁来为这一切买单,当然是依旧在勤勤恳恳工作的德国中产阶级。
德国的上层下层社会用不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平行社会,他们和主流的德国社会再也没有关系,用社会学的话那就是社会解体,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其他国家,美国,日本也不少见,甚至更加严重。德国社会只是欧洲高福利国家体制的一个缩影,这才是欧洲社会解体危机爆发的前兆而已。
一个富裕的社会不帮助穷人,似乎是残忍的,不道德的,但是如果救助过度,那就会成为滋生腐败和慵懒的温床。社会保障网络不应该成为穷人的吊床,他更应该像高难度表演者身下的安全网,缓冲你掉下来时候的力量,并且帮助你再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