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钱包”正在召唤吃相难看的下一代
前两天,我发现一个地产类博主分析特别接地气,便一口气刷人家以前的微博和文章。其中一条是评论“六个钱包”,他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年轻人不会有话事权,得按照出钱人意见投资第一套房,这种选楼的眼光往往影响升值。
这跟我在今年1月份写的《由年轻人买房贷不足联想开去 - 简书》出发点是相似的。
由于存在月供天花板,想买总价更高的房子,只能靠父母帮忙增加首付款,房贷就不足七成。
他们婚后相当长的时间要受制于父辈,无论供房还是生孩养娃。
如果是父母出资的,即使房产名义上属于年轻人,恐怕事事都要看父辈眼色。
我看着似曾相识的观点,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哪里出问题?
父母或“六个钱包”出钱给首付,我们下意识觉得往后的发展不是“好”就是“坏”——
“好”:年轻夫妇把老人接来住大屋,绝对的听话,儿媳把家公家婆当父母般孝敬,一家人和和气气、羡煞旁人。
“坏”:等到房子到手,年轻夫妇就霸占大屋,不出一分钱反哺老人家。
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之间,其实存在无限可能。
若不是身边有真人真事,我还天真地以为,老一辈出资买房会掌控年轻人。
别以为“六个钱包”就有话事权。年轻一辈不需要绝情霸占,就可以达到做到既有房子在手、又有老人源源不断供血、而不会落得骂名。
讲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案例。
父母的朋友(下文称“老前辈”)早年去深圳发展,退休前总算攒积一笔积蓄和一套农民房。老前辈的儿子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娶了一位同为研究生的老婆,一毕业就在深圳工作,工资颇丰。由于老前辈的儿子和我年纪相仿,同年摆酒结婚,又是同年生第一胎、差不多时间生二胎,我和老前辈一家有很多共同话题,经常有来往。
在几年前,深圳楼市大涨前夜,当时老前辈的儿子工作第三年、婚后一两年,老前辈准备出资给儿子买房。虽然那时的房价没现在贵,但是刚毕业工作的职场新人,积蓄很有限,首付得有“两个钱包”或“六个钱包”赞助。就这样,老前辈的儿子有了自己名字的房产证。
在新房子交付之前,老前辈的儿子的两个孩子陆续出生,一直都是老前辈夫妇跟着同住、顺便带孙。他们三代同堂,外人看来和和气气,很幸福的一家。
一年前,老前辈儿子的新房毛坯交付,老前辈又掏了自己的钱包、自己监工给新房子装修。很快,这一家子就搬进新房子。房子面积不小,三代人同住挺舒适的。
自从他们一家住进新房子,朋友圈就不时传来他们一家不合的声音。老前辈经常因为育儿、持家的问题和儿子、儿媳吵架,多半是两代人生活习惯和观念差异引起,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好几次老前辈跟我诉苦,透露他想搬出去、不跟儿子同住。
虽然老前辈要带孙,大不了搬到自己那套(农民房)住,离儿子家不远,两代人就可以分开住了。
“那套房子,儿子拿去出租,帮补还月供去了。”
老前辈经历买房、装修,已经没积蓄,平时持家带孙要问儿子伸手要生活费,感觉低人一等。没想到,老前辈连自己那套房都拿来补贴儿子,这下子“钱包”掏空了。
作为外人,只能安慰点想,好歹老前辈那套农民房是自己的,哪怕日后儿子儿媳霸占新房,也算是有资产傍身。
“那套农民房,想着以后留个儿子,买的时候写他名字。”
完了完了。房子全都写儿子名字,处置权全在儿子那里。老前辈还能怎样?
老前辈的儿子和儿媳,还算是知书达理的斯文人,人情礼节做到家。放在人群里,他们只是普通的年轻人,生活在一线城市,房子有“钱包”赞助,生孩子要麻烦老人家帮带。
“钱包”全部给了下一代,儿子儿媳是否在金钱上孝顺,全靠运气。按道义来看,老前辈的儿子买房有赞助、装修有赞助,还有免费劳动力带孩子,应该体贴一下老人家。但,这仅仅是道德,没有约束力。
人家便宜全都占了,都没绝情到对老人呼呼喝喝,也没有赶出自己出钱买的房子,只是“吃相有点难看”而已。
你能怎么样。
拥有房产证,不等于拥有房子,这一点已经在最新民事诉讼得到体现。
某知名经济学教授,给小三买房、房产证写小三的名,分手后通过打官司把房子成功地要回来。
可现实是,“六个钱包”赞助下一代买房,多数选择放弃控制权。心想着房子以后都是孩子的,索性一开始房产证写孩子名字。老人打从心底,就把“钱包”无条件拱手相让。
像老前辈那样,出钱买房、出力带孙,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儿子儿媳不是做得很过分的,不是绝对的“坏”,旁人是不会说些什么,也不会有外部力量干扰。
从小我父母教导,在家要遵守饭桌礼仪,等长大出到社会是“没有人会教你”。到了成年人,就算行差踏错,吃相难看,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严厉指正、免费教导。
像老前辈一家,从老前辈到他的儿子儿媳都是熟人,外人能说人家哪里做得不好么,外人能提点那家人怎么调解矛盾?省口气吧,别人没这个义务。
可以想象,如果自己的亲戚朋友里面,有年轻人接受“六个钱包”赞助、但又吃相难看地占有老人财产的,是不会有外部力量干预的。
把下一代的胃口喂大了,他怎么吃,谁管得着。
自从感同深受一把,我对这些老人家出钱出力帮助小家庭的案例,特别地揪心。但与此同时,发现这类年轻人写的文章,眼里根本没有老人家。
譬如前阵子,北漂一族吐苦水,说他们通勤时间长、在大城市压力好大好大。其中一篇写北京土地供应问题的专业文章,开头引用两个例子,都是年轻夫妇多年前在北京买房,因为资金有限买得有点远,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每天通勤转地铁好辛苦。
然而,对于和他们家干了近十年的“免费保姆”(甚至“免费钱包”)用无关要紧的字眼就那么带过去,而年轻人通勤一小时如何辛苦大书特书。
后来我回过头看跟买房、留在大城市有关的文章,笔调都是一样:作者压根没想起“免费钱包”和“免费保姆”的存在!
真是替那些老人不值,把大半辈子的积蓄和花甲之年的劳动力免费贡献出来,换来的是这局面。
没有交换条件就免费奉上“六个钱包”,只会惯出胃口越来越大的下一代。希望老前辈早日想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