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哲学与《道德经》——适可而止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室白

稻盛哲学与《道德经》

——适可而止

先生在这一讲又提及了“善恶观”,并且将之用佛学的角度来全是,正如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我们就上一讲《慎终如始》,继续深入讨论“善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但也正因为其没有绝对的定义,善恶才得以区分(有了定义就有了局限,这个局限就是善与恶之间的东西,但事实上,不存在这种东西,因此善恶没有绝对的定义)。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在荒漠,快饿死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头骆驼,拿起刀切开驼峰取肉吃,这样算恶吗?我觉得不算,这是人类求生的本能,本能是上天赋予,属于“道”,是善,因此孟子提出“性善论”,人在刚出生的时候,一切的行为都合乎道,其对错是非也只是看者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对其行为作出的评价而已。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生活中,只是想要口腹之欲作出这样的事情,那算是“恶”,其实世间本无“善恶”,所谓的善恶确切来说是是否合乎“道”,那么为什么人会作出不合乎“道”的事情呢?因为贪婪,贪,是一切“恶”的根源。

《道德经》第九章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说的是,你已经有了还想要更多,不如歇着吧;你的宝剑已经很锋利了,你继续磨它,很快就断了;金玉满堂,你以为真的能守得住吗?一语道尽人间是非。很多人受了各种所谓的“成功学”的影响,觉得我想怎么样就会怎么样,从吸引力法则上来说,的确如此,但是最终同样的结局有些人幸福了,有些人不幸福,其根本在于发心是否贪婪。由此说来,这章的主体又是回到了“利他”这个大前提上。

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首先会挣扎求生存,但是当达到生存条件之后,它不会再去过多地做“利己”之事,而是将自己所有分享出去,进而由他力帮助自己更好地生存,这就是生态。我们从没见过一棵树孤零零的还能生长得很好,不是吗?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当自身基本生存条件得以满足之后,若还在不知收敛得大肆争夺,必然是走入恶道。今天也是鬼使神差地和朋友在讨论因果的问题,结果回家一看,要分享的也正是这样的内容。觉得冥冥之中似有安排。

我朋友问我“自私的人,不损害他人,只求私利,可能吗?”我说不可能,自私是贪念,刚开始或许还能克制自己不去损害他人,但是随着自私的滋长,人就会变得“目中无人”,感受不到他人的存在,自然也不会理会他人的得失,对这样的人来说,就算已经损害了,心里也不会觉得愧疚。我朋友继续问我“《道德经》里有说过怎么养算不自私吗?”我说有,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这么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就是人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内心,哪些东西是不必要的,失去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存有害吗?若是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那就是必要的,若不会危及生命,那就是不必要的,放下对这些东西的执着,自然也放下了自私。我是说放下执着,并非放弃这些东西,这是两个概念,没有执念的拥有为善,有执念就算没拥有也是恶,这个需要我朋友自行领悟了。

因此,先生在这里讲到“心想事成”,那我们需要理解,心想为何物,是家人、公司、同事、社会等等利他的心念,必有善果;若只是自己,最终能不能实现我不知道,但恶果必定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