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之差,一生之别
袁红梅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看到自己初中的老同学兼同桌秦芸。
儿子谢楚河大学时期谈了一个女朋友。就是对面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娇小女生。她叫黄依依。毕业后工作了六年,依然还是男女朋友。眼看着儿子年龄越来越大,袁红梅就心急火燎,频繁催儿子结婚。儿子这才道出缘由。虽然自己跟黄依依感情很好,但是准丈母娘似乎对自己不够满意。准确的说,是对自己的出身不够满意。
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袁红梅鼓足勇气决定跟女方家长见面沟通。
袁红梅听儿子介绍说,黄依依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母都是大学的教授。袁红梅心里就有点打怵。
自己这边的家庭条件很普通。自己凭借着过硬的裁缝手艺和勤奋学习,在一家服装厂一步步做到了车间主管。丈夫谢光伟是一名货车司机。在农村里这样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但是跟人家那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相比,终归是输了底气的。唯一让袁红梅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比较争气。学习很刻苦、很自觉,还考上了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
此刻,看着对面气质优雅,知性从容的秦芸。袁红梅觉得一阵难堪,耳朵似发烧般滚烫。她发现自己从来不曾察觉,自己的皮肤是那样的暗黄。自己的装扮是那样的老土。自己引以为傲的成绩在别人看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红……红梅?”秦芸有点迟疑的跟袁红梅打招呼。显然三十多年的时间让曾经熟悉的面容有了陌生的变化。她也不敢确定,对面这个比自己仿佛老了十岁的人是自己昔日的同桌。
“是我,秦芸,你变化好大,我刚刚也不敢确定是你。没想到你还认得出我。”袁红梅终于回过神来,挺直了腰背,那种不服输的劲又回到了她身上。
当年中考袁红梅差一分无缘进入当时的重点高中。秦芸则非常惊险的以一分的优势赢得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从此昔日的同桌、好朋友、好姐妹走上了泾渭分明的两条路。
袁红梅当时的家境非常的贫苦。一家八口老老少少的,只能以稀粥裹肚。如果要复读再考,需交120元的补课费。她实在太想读书了。她迫切的想要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父亲严厉呵斥她不要有这样的奢想,家里根本拿不出学费的1/10。还要她尽快找活干,好补贴家用。她抱着母亲的手臂哭了一整夜。后来县城医院下乡来招护士。她也很心动,但是120块的报名费让她望而却步。再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她给隔壁村的老裁缝当了学徒。因为当学徒不用交学费,还能学到实用的本领。
学徒生涯是很辛苦的。她每天带着一点地瓜干当午饭,风雨无阻的去学习。不服输的她用两年的时间学成出师。开始是接零碎的单子做,活少又不划算。后来去了隔壁县城的服装厂工作。几经周转才到了现在的公司,一做好几年,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二十一岁的时候袁红梅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谢光伟。最初谢光伟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年轻农民,婚后两人的生活多有磋磨,后来儿子出生了,在袁红梅的建议下,谢光伟去学习了开车,才走上司机岗位。家境也越来越殷实。
而 秦芸走的又是另一条道路。当年险之又险的以刚刚达标的分数,踏入了重点高中。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勤奋刻苦的学习。后来考上了一所知名的大学。再后来又因优异的成绩保送读研究生。还争取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现在已经是该校的传媒学院的教授。她的丈夫是学校政法学院的教授。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可爱的宝贝女儿黄依依。
看出了老同学在故作镇定,秦芸笑着请她喝茶。然后跟丈夫说:“我得跟老同学好好叙叙旧,你要好好招待亲家公。”
闻言,袁红梅眼睛一亮,握紧的拳头不由自主松懈下来。
两人谈论谈论天气,回忆了昔日的同窗生涯,询问一下彼此的近况,又把对方的孩子夸上一通。才开始讨论今天的主题。
黄依依和谢楚河在旁边的沙发上看电视。私下里窃窃私语。
“我妈不会反对了。”黄依依神秘兮兮的说。
“哪里看出来的?我明明看到阿姨步步紧逼,我妈节节败退,快无招架之力了。”谢楚河一脸严肃。
“我妈本来只是怕我遇到那种混不吝的极品婆婆,会干涉我们婚后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感情。现在不是虚惊一场嘛。”黄依依拉过一个红太狼抱枕抱住,问:“你看起来不是很开心,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在想如果我妈当初没差一分,也许人生大不一样。”
“是会不一样吧,只是那样就没有你什么事了。我到哪里再寻个帅气逼人、才华横溢、文质彬彬的谢楚河做男朋友啊~”
“又皮了!不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成就了不同的命运。我心疼我妈妈,也为她感到自豪!”
黄依依看到郑重其事的谢楚河,突然拉着他的手紧了紧,无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