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框架之八阅读相关
这两天在做双语阅读的模块,感觉前面想的还是有点不够完全,在双语阅读,比如说扇贝新闻,扇贝读书,滴答双语,爱洋葱这类的阅读界面,还是很有差别,尤其在操作和配套功能上。等做完手上的这个工作,再把双语阅读独立出来,还有资讯类阅读做两个框架分析。
描述: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资讯,文章,书籍)进行阅读,并进行一定的操作(评论,笔记等),并做一些个性化的设置
上下文情境:用户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进入阅读页面;而在完成后可能会做一些评论,收藏,和笔记等。
任务流程:用户进入阅读,查看内容,进行操作,退出,选择其他的内容。
构成元素:阅读前的列表框架,阅读中的视图,针对内容的设置,针对内容的操作,分享框架
设计标准:要适合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内容可以清晰查看,相关功能操作比较简便且易懂,可以考虑模拟现实阅读的场景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引导用户进入阅读流的状态
案例:
扇贝读书
掌阅
多看阅读
网易云阅读
百度读书
书旗
当当读书
爱读掌阅
读书巴士
书旗小说
qq阅读
扇贝:
扇贝掌阅:
掌阅多看:
多看QQ阅读:
QQ阅读当当阅读:
当当阅读现在阅读app现在心都很大,只要跟文字相关(资讯,小说,出版,视频,图片)都觉得可以往里面放,只要是功能大家都觉得能往里堆。让用户的学习曲线越来越长,各种隐藏的手势,设置。功能多了,就八仙过海,各种方法都登场了。隐藏,分组,拟物,引导,手势等等,不一而全。整体看了几个app,主要关注书籍的阅读框架,提炼几个阅读的核心元素,和一些注意点。
核心元素:界面
1字体
既然作为阅读类软件,字体(大小,比例,间距,对齐)影响很大,这是和用户接触时间最长的页面,再怎么重视也不过分。
并且考虑到每个用户的手机屏幕,阅读习惯等等,对字体的设置一般是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考虑到阅读的长时间,默认的字体可以与系统字体不同,自行选择一个默认的大小
2背景
这是现在app的标配,注意下颜色柔和,要和字体的颜色适配
浅底黑字现在是比较常见的方式
3亮度
必备,并且在快捷设置中可以和系统亮度结合,并可以结合系统自适应等
注意环境光与屏幕光的亮度对比会影响到人眼阅读内容的舒适性。在环境光低照度下,屏幕亮度过亮,长时间阅读会损失实力;而在环境光照度很高,屏幕亮度过低的情况下,用户会看不清屏幕内容;另外用户可能会在躺在床上,黑暗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亮度较高时会很容易疲劳。
4排版
书籍类一般注意几个,顶端空格,字间距,段内行距和段间行距这几个点,但也有用户个性相关,可以在非常用设置中进行设置
5全屏
进入阅读界面后,用户的视觉注意会集中在内容上,需要优先突出用户需要的信息(书籍内容)简化界面的导航,一般会隐藏掉系统状态栏和导航栏,并保留一些系统信息(用户可能回关注的一些信息),如电量,时间(但会弱化)和一些导航信息如书籍名称,章节,还有阅读进度等。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可以让用户呼出导航即可。
这样的主要好处是给用户提供一种“流”的体验,长时间阅读而不受其他信息的干扰。同时辅助以合适的操作流和视觉流。
即使现在这种全屏形式已经比较常见,在用户第一次进入阅读界面时,最好还是对手势操作进行引导。一些手势操作和隐藏设置可以配合用户场景进行引导。
核心元素:导航
1全屏隐藏导航后,需要对应的导航唤出操作。比较常见的是点击中间唤出,在英语类阅读中常见是点击空白唤出,其他一般是下滑手势或点击空白唤出,
即使现在这种隐藏导航形式已经比较常见,在用户第一次进入阅读界面时,最好还是对手势操作进行引导。一些手势操作和隐藏设置可以配合用户场景进行引导。
ps.经常有些app要独辟蹊径,想一些想当然的导航方式,让我找不到导航,全屏点击尝试,左右滑动,上下拉动,都找不到的也是很愁人一件事。用户习惯在那,没有足够的理由千万不要挑战!而挑战的前提是没有合适的已有方式,不要为了创(zuo)新(nie)而作死。最后对新元素新交互进行充分的用户测试!
2翻页方式不少,上下,左右,拟物,做得好是一个惊喜
这里也有一个对应自动翻页的功能
一般都会几种模式以备挑选,但感觉其实没影响那么大,可能是与阅读时间较长,相应的姿势比较多的关系~
不同翻页方式也与不同的用户习惯相关。
核心元素:操作
1常见操作一般与导航一起唤出
2一般操作包括
1)日夜模式
2)目录(或补充章节,百分比跳转)
核心元素:常用设置
在阅读软件中,因为长时间的阅读和一些特殊场景,一些设置需要供用户快速设置一些个性参数。要让用户感到自在,对界面有控制力,对设置的更改要实时体现在界面上,供用户调整。但可调整的常用设置项不要太多,要克制。
注意对用户的设置进行保存和记录,并可记录一些习惯
1亮度设置
亮度操作一般比较醒目并可以和系统自带亮度调节结合
2字体设置
字体设置,一般不需要给用户过多的选择,小中大,是比较常见的类型,或者在原来的基础进行加减。我建议,设置3-5个梯度,供用户选择,并以可视化的形式给用户指引。
另外在考虑设置的功能是否作为常用操作快速唤出,可以利用FIT法则进行选择
F-频率,I-重要性,T-典型(场景)
辅助元素:
社交:
1)分享
分享的内容一般包括书籍名称和介绍,分享的渠道现在一般包括,微信,微博,qq等
在分享时注意各个平台的分享要求,如字数等(以后可以做一个分享框架专门整理下)
2)评论
书籍类的评论大都会有一定的评论需求,让用户可以抒发一些想法,并产生一些专属于此app的特色内容。在此基础上,基于扩充信息可以进行互动,并产生一定的粘度。
内容操作
3)书签
记录阅读进度,需要有配套的查看页面,一般有一些快捷方式,如下拉书签
这个功能更多的来源于线下,看到什么地方,夹一个书签
4)标记
跟内容直接相关 ,一般的操作是长按出现标记,包括,下划线,笔记,复制,分享,词典,百度等
对文本内容的一些操作,感觉与书签类似都是从线下的实际使用中延伸过来,并和手机的一些特质结合
5)搜索
对全文内容进行搜索,虽然不是很重要的功能,但也是一个常见的功能
更多设置
1一些非常用设置,但一些个性化的设置,但注意默认设置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避免要求用户设置信息。关注80%用户的需求,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取设置信息
2设置可以是塞东西的好地方,用户的一些需求都可以往里放,也不用太管。就会容易随机排列而忽略乱象。当真有需要的用户进来就会找不到需要的东西。设置越多,选择越多,就会削弱整体的感官和每个设置的作用。对于每个添加到更多设置里的控制,符合条件(1是否是用户的一种偏好,2用户是否不需要经常改,3是否默认设置已经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
3对于阅读设置的类别不少,一般包括,显示信息,操作设置,个性化设置,休息提醒等等。面对那么多的功能合适的功能分类,优先划分非常重要,可以学习iOS的设置(但现在也越来越重),有些功能要适当删除或者提前,参考2中的条件~
4对每个设置项给出一个清晰妥当的标题,以及合适的副标题
一些相关框架不在这边进行多说,比如说,书籍的管理框架,书籍的推荐,书籍的分类等,但这个不专属于阅读,可以以后再进行综合阐述
一些相关的文章书籍
1安卓设计4.1
2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