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什么是数感——数学核心概念

2019-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Sunflowergirl

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它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它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人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进行处理和解释,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及运算的基本能力。

符号意识主要指人们主动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述研究的对象。

拓展资料:

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感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它不仅和孩子们已有的数字概念相联系,也和怎样形成这些概念相联系。数感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能让孩子们迅速地辨别出数字之间的重要联系。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等概念。

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乘法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一个桌子坐两个人,有5个桌子,一共有多少个人?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素材的计算,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乘法的简便运算,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建立了数感。

我们把孩子们具有的这种对数字之间的关联的意识以及灵活地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称为其对数字的“感觉”或“数感”。孩子们具有“数感”的典型特征是他们能对所遇到的数字模式和计算过程做出归纳,并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联系。在数感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数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学会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当他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现实生活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符号意识(Symbol sense)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方面所作出的一 7 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史宁中教授说什么是数感

为了让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或者说,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感的解释是:

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强调的是一种感悟。这种感悟是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还应当反过来,让学生感悟“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

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可以这样理解“回归现实背景”,比如,同样是100这个抽象了的数,但100粒黄豆与100匹马给人的现实感觉是大不一样的;再比如,去商场买菜,带100元钱就足够多了,但要购买房子,只有100元钱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在现实生活的许多情况,人们需要感悟数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并且判断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数所提供的信息。此外,学生对于运算结果也应当有一定的感悟、或者说直觉判断,比如,应当能够直觉判断18加9比30大还是小,1/2加3/8比1大还是小。

有了上面所说的感悟,学生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合理地把握数以及数的运算。比如,合理地估计教室里同学的数量,估计一堆苹果的数量,等等。再比如,知道1000步大概有多长,知道1000名同学做广播体操大概需要多大的场地,等等。到了高学段,还涉及到对量纲、即数量单位的认识。应当让学生清楚,在思考或者判断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背景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量纲。比如,思考商场让利促销的活动,如果是几千元的产品合适的让利单位是百元,几百元的产品合适的让利单位是十元,几十元的产品合适的让利单位是元,等等。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需要,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教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