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提升•我爱读书之三
20220112_读书笔记_Memory storage and extraction,记忆的存储与提取
宫殿记忆法
关于记忆术有本书,叫《利马窦的记忆宫殿》。在《利马窦的记忆宫殿》这本书里,转述了利马窦在中国的一段经历。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当时中国是什么状态?这本书写的很精彩。
利马窦,作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老外来到中国之后,与他接触的中国士大夫,大家都惊艳于他超强的记忆力。惊奇他那么快就学会了中文。包括中国很多东西,他都能立马记下来。他在记忆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利马窦介绍,西方有一套很独门的记忆法。他写了一本专门介绍自己记忆方法的书,书名叫《西国际法》。西国际法这本书里介绍的记忆方法,其实在欧洲由来已久。
这种记忆方法,是根据空间特征来记忆。是一种空间、形象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就是用空间位置、特殊形象和要记忆的东西两者之间,发生关联。想办法找到他们形象的关联。将来要记起相关资料的时候,脑里将会有一个提取的线索。
这种空间、形象记忆法,在西方流传已久。
而中国人对于书籍、文字的记忆,则是通过背诵、诵读。中国古代文字书写,它有独特的声音,它有独特的韵律。当诵读的时候,就把记忆跟声音、形象关联起来了。
中国古人,不是透过视觉去记忆,很多时候是通过声音,来记住一些东西。
古代语文没有标点符号,当书写或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时,需要在文字里埋伏很多声音节奏,这些节奏感,方便断句,
一方面,这种声音节奏能够让我们断句;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对这些文字的记忆。
古代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记忆术,但所有这些记忆术,都不如"尼曼卡片系统"留下来的启示重要。
随时随地应用各种记忆法,如形象记忆法,声音记忆法,去记忆该记的东西。
但要有所选择的记忆。
如果什么都记住,就等于什么都没记住,因为大脑中全是无数的细节,而没有任何重点。
人很容易遗忘一些东西。遗忘是什么,遗忘在记忆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把修剪杂草杂枝的剪刀。遗忘在剪裁我们的记忆,遗忘使我们的记忆呈现出一个有重点、有姿态的形状。
如果没有遗忘,如果人真的什么都能记住,那人的生活是毫无焦点,毫无意义的。
内容很重要,但如果还没有发展出相应的关注力,要想记住里面的重点,该怎么办?
读书时,怎样记住重点内容?
第一,主动裁剪自己对于那本书的记忆。
读书,需要不断反思与建立超链接。
怎样裁剪读书记忆?
用“卢曼卡片系统记忆法”。
读书时应花时间去想。这个想,是批判的思考。要问:这句话对不对?作者这么讲有没有道理?作者能不能改用另一种更好的写作策略,来写同样的东西?
关于读书的批判性的反思,这种思考是很重要的环节。
另一个环节就是链接。读完一段东西,回想一下这段东西跟以前所知道的、别的东西有没有关系?有没有关联?
读到某本书的某个段落,跟我以前所知道、别的东西有没有联系?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像卢曼的卡片系统一样,将脑海已经有的知识,跟现在正在学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超链接。
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慢一点,给自己一种回响空间,让脑海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超链接,所有这些知识,都会得到更稳固的记忆。因为它变得有背景、有脉络、有联系了。
只有把一个信息,跟你已经知道的信息联系起来,它才更有意义。
第二,用"卢曼笔记法"里所说的方法,要用自己的话,去把你读到的重点文字,简明扼要写下来。
读任何东西,能够记住的书的内容,跟以前掌握的知识内容是相关的。
因为读过的东西是要用的,把读过的东西说出来。要想办法把它用出来,就等于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法,去把你知道的知识再组织一遍,摘要一遍。给你的这些知识一个背景、一个脉络,这个背景跟脉络,就是你自己的思考方法,自己的语言,你已知的东西。
怎样读书,才能有效率地记住?
就是让你读到的讯息,跟你已知已学的东西产生超链接。给这些讯息,一个自己的语言脉络,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它。
假设你是个教书的老师,教学相长,这时去读书,你会发现读得更有效率,读得更好,读得更快,也更记得住。
怎样方便地提取记忆?
记不记得住,关注的是存储。需要运用空间记忆术、声音记忆术…制造超链接。
人的记忆由存储、提取两部分构成。
这就是“卢曼笔记法"为什么要做索引卡片、为什么要编号?为什么要做主题?
索引卡片、编号、主题,都是为了更方便提取记忆。
为了强化自己的提取顺序,提取记忆的强度,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进行提取记忆术的训练。
花一点时间,在脑海里面重温一下你读过的东西,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它,试着让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跟他产生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建立了一个超链接。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会不断再建立联系,再建立系统。
所谓的知识体系,个人的知识系统,就是通过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不断把阅读所得,跟已有的经验、跟对其他东西的疑问,让它们发生联系。这种联系积累起来,就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这个系统并不具备一个很固定的形状。并不具备科学严整性,没有像知识树一样的外观。
它的结构,更像是互联网上面无数的讯息,无数的页面之间的一个结构、一种联系,是种蜘蛛网状复杂的联系,是我们脑海中真实的知识联系。每个人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都是不一样的。
知识体系,就是你脑中无数的信息彼此产生的超链接。
每个学者,每个思想家,他们写书的时候,由于每个人思考路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跟着作者的著书思路走一遍,你的脑海,就会多一套思考方法,多一条思考路径。
德国作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很多人都认为是哲学,此书是哲学系学生必读的书。但我们都知道,这本书很难读,为什么?因为海德格尔的写作、思考方法很特别。
它与凡事讲逻辑,每句话都讲求论证的哲学方法不一样。
海德格尔的写作,更像是描述。他的写作方法更像是一句话,再把它写细,一步一步,让某个东西很清澈的出现在你眼前。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考方法。
读书不要依赖干货
所谓干货有可能仅用三小时,就能把一本书的精华部分跟你说一遍。
但这三个小时的精华,怎么都比不过你实际跟这本书,很困难的阅读理解、搏斗一番更能受益。
当一段时间阅读后,你走完了这一趟旅程,看着翻完书的厚度,书带着你在花阴道上走一遍的所得所获,你自能体会。
因为在书中走这一遍之后,你不只更记住书,你能记住更多东西,更重要的是,这种感性的旅程,开发了你大脑中某种你过去没有想象过的思维的维度,这是读书的另一个重点。
读书不只为了从书里榨取一些信息,而是为了透过这本书,假如这是本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它一定能打开你的眼界。打开你眼界的东西,不只是它说了什么,还包括它如何得到这个结论?这种路径,刚读起来觉得很困难,但如果咬着牙关,走完这段路,你就得到了一种以前不会用的阅读与思考方法。
文学作品就更不用说。一部虚构的小说,如何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小说怎么讲,比讲了什么更重要。当你经历了小说这完整的叙述后,你获得的是一种很完整的体验。
读小说,我们不应该讲干货。要亲自体验小说创作的艺术感受。要体验它,就只能透过一字一字的把它,完整的从头读到尾,你才能得到体验。而这种体验的获取,无论是理性思考的体验,还是感观享受愉悦的体验,它都是读书阅读的目的。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学懂不同的思考方法。学懂不同的、感知这个世界的方法。而感知这个世界,就包含了感知其他人的人生。
读一本用自己不熟悉的一种思路所写的一本哲学书、经济学书…等于学懂了用另一个人的头脑来思考。
读一本自己所不熟悉的感受世界方法的人、跟我不一样的人所写的小说,就等于让自己进入了另一种自己不曾体验过的人生。
我们换位思考,让自己在阅读当中,懂得用另一个人的脑子来思考。用另一个人的脑子来感知这个世界的这种能力,它不只是增强我们思考的丰富程度,它还会增加我们的同理心。我们开始容易同情到别人所处的状态,开始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这一点,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一种能力。
用更多的方法来思考,用自己不熟悉的方法来感知。
不是很专注的在读一本完整的书,而是不断的片段似的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人的心灵状态总是处在不断的反应刺激当中。以反应刺激的状态接收外界的刺激,然后大脑负责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逐渐养成一种对刺激的饥渴,总是不断寻找更新的刺激。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那么多网文都是标题党的理由。因为不用标题党式的写法,不强烈的刺激起我们情绪上的东西,我们根本就不想看。我们已经成为一种情绪跟刺激的上瘾者。
第二,由于人负责不断的给反应,来不及用刚才所说的方法来回想思考一下,得到这些信息跟你已经知道的信息有什么关系。来不及将它们拉入你自己认知世界的脉络,也来不及试着透过它们进入另一个人的想象世界、跟理性推理方式的时候,你就只能固定使用既有的模式来做反应。
你只能透过人最本身的驱动力来回应。在漫长的这样的过程中,你就会让自己原来固有的一套认知世界系统。原来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原来的世界观不断得到巩固。而不是让它们更丰富,更有弹性,更有变化。
你会变得比从前更封闭。你会变得比从前更狭隘,你会变得比从前更自我。这个时代,是一个让我们很多人更容易下判断的时代。
阅读是什么?阅读就是挑战"不轻易下判断"。
阅读就是需要我们改变自己。
阅读不是给我们增加更多的讯息。
阅读是透过这些讯息,以讯息增强联系,是透过获取讯息的这些思考方法、感受方法的路经,去打开思维的弹性,让自己的大脑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活着的,更有同情心、同理心。知道别人怎么思考这件事情,知道别人看这件事情的方法,跟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只有具备这样的同理心,你才更容易变得没那么冷漠,你才更容易关注我们共同享有的这个世界。你才更容易比较和谐的去和他人相处。
以上这些实用方法,如空间形象记忆法、诵读记忆法、声音韵律记忆法,读书抓重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摘要,带着思考、联想读书……都能帮助更多朋友,开始主动带着思考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更好的感知这个世界。让我们喜欢上读书,养成深度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
(图文原创 感谢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