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南京:六朝古都的精致与奢华——南京金箔
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金箔
南京金箔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那里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
如今南京的金箔产量占了全国金箔产量的70%,全世界金箔产量的60%。小到网红金箔冰淇淋,大到金碧辉煌的庙宇,处处都是南京金箔的身影。
2006年,“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
金箔技艺
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
金箔的生产技术要求很高,锻制过程是用真金经过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戏、出具、切箔等十几道工序捶炼而成。
(金箔片)
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经捶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一万张金箔重仅178.125克!
(乌金纸)
金箔技艺最核心的乌金纸秘方,这种技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锻制金箔时,用乌金纸包好金片,乌金纸可以耐一百多度的高温且不燃烧,同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锤击金叶子的同时,乌金纸也会随之延展而不会粘连。
(金箔装饰的庙宇)
通过几万次锻打制成15厘米见方、0.12微米厚的金箔,一条一两重、含金量为99.99%的黄金,可以做成6666张这样规格的金箔。
如今,南京的金箔艺人已将中国汉族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使传统金箔锻制技艺更具时代特色和活力。
(金箔咖啡)
几千年的人工锤打已被机械打箔机替打;人工拍叶已用压条机劳作;几千年来全靠老艺人眼看、手摸、舌舔黄金成色的工序也被科学的黄金检测技术取代。
(金箔冰淇淋)
虽然机器流水线解放了部分人力,但有些工序却依旧非手工不可,如"做捻子",即把经过初步打压的10微米薄的金叶粘在两张纸中间包起来,然后才能放到机器上继续锤打。
(金箔巧克力培根)
"出具",则是把打好的厚度只有0.1微米的细金箔挑出来,若手一碰就全破了。要把金箔从纸中拿出来,非得"功力深厚"的师傅用鹅毛轻轻地挑才行,再精密的仪器也无法代替人力。
(“出具”)
精湛的锻制技艺,使得南京金箔不仅为中国国内的大型寺庙、建筑所用,还被世界各地所青睐。
(以金箔装饰的白金汉宫)
白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克林姆林宫、西藏布达拉宫,河南少林寺、莫斯科中国大酒店、泰国皇宫、日本大阪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等都闪现着南京金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