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思念

2022-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瑾131419
清明节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很多家人在上海工作学习生活,都被疫情封在了这里。上坟只有在绍兴老家的六位亲人去,想想去年的浩浩荡荡四辆车的人上山,构成了一排长长的队伍,在春意盎然的山间穿行,那是一种家族的自豪。

上坟山

今年上山时确实显得冷清了许多,我们各自在上海的家里祭拜祖宗,我一早带着全家人祭拜祖宗,儿媳妇抱着圆圆,炉炉在一旁认真祭拜着。我三妹一个人在家里也摆了一桌,点上了香和蜡烛,与山上的姐妹同步跪拜!

从我懂事起,每年的清明节,我们的家族都会隆重组织去山里祭拜祖坟!小时候的我们父母带着我们步行去坟亲家里,吃炒年糕点心后,坟亲会带着我们一家大小一起去山上祭拜。

爷爷在我小的时候告诉我,他小时候上坟要坐船去的,一大家族老老小小的家人都要去上坟,有时要用几只船一起去!

炉炉祭拜祖宗

我们姐妹四人一惯齐心团结,每年清明节,上海工作的妹妹,也总是带着一家人回来祭拜祖坟,这比过年回家都重要。这个习惯得益于我们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让我们尊敬长辈,正如《弟子规》所言:事死者,如事生。

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已逝祖先的时刻,也是我们和活着的亲人大团聚的时刻,是我们彼此确认亲人身份的时刻。当我们跪拜在祖辈坟前,诉说一年来的功过得失,像是在向亲人长辈回报自己的成绩,光宗耀祖。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善良与骄傲的心。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敬仰祖先,敬畏生命,感恩一切。

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是哀思,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是一种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孝道文化的呈现。

家乡的景

今晚春寒料峭,思念让我无法入眠,一首白居易的诗《清明夜》显得入情入景: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上坟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