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个手机互联网科技社会热点

为什么支付宝做社交会让人觉得反感?

2016-12-01  本文已影响86人  无奈的三爷

导读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来分享几个热门词,“校园日记”“白领日记”“信用分750”“支付鸨”“彭蕾道歉”。相信大家心里也有点数了,今天要说的,就是为什么支付宝做社交会让那么多人感到反感。

01.

支付宝还是支付鸨

11月27日,支付宝生活圈正式上线“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和“生活在海外”三大板块。只是这三大板块,针对的群体却只是女大学生、女白领和留洋女性,板块只准女性用户发帖,男性用户芝麻信用分必须达到750才有资格进行评论。

表面上只为女性提供服务,但实际上却更能吸引男性加入互动,上线两天就有超700万人看过,活跃度空前高涨。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各种大尺度照片了。而上传这些照片的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收到点赞、评论,还有最重要的打赏。

女性晒出照(身)片(体),待价而沽。男性拥有信(资)用(本),蜂拥入场。国民老公王思聪也为此操碎了新,在微博上发表了神评,没错,那就是支付鸨的由来。

支付宝的这一举措,让大部分人心生厌恶。有女生表示,支付宝的行为让她觉得受到了侮辱,在这个国家的知名公司明目张胆地表示女性不如男性,女性不用信用分,只要像古代花楼里那样花枝招展地展示自己,等待男人叫好。更让她难过的是,竟然还有很多女性都引以为傲。

此外,也有人对支付宝通过打分系统把人群全面异化感到不满。这样的情节简直就和英剧《黑镜》中展示的世界一样,社交评分系统主导了人们的生活。获得高评分,例如 4.8 分的人受人尊重;而低评分,例如 3.2 分的人则被众人排挤。我们曾耻笑过这个荒诞的世界,现在却猛然发现自己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

02.

不平坦的社交之路

支付宝做社交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从来往到钉钉,春节期间永远少一个的“敬业福”,推荐好友惊现前女/男友,寻找附近有钱人,还有这次的校园白领圈,频率加大了,但方向却越来越偏离了正道。

有人说,支付宝就不能安静地做个钱包吗?用钱包和朋友聊天会很诡异啊!支付宝或许会告诉你,就是不能。折腾了这么多次,你居然还认为我就是一个工具吗?那或许是我折腾得还不够。换句话说,支付宝做了越界的事情,而每次步子迈得有点大,还有点出人意料,用户跟着不适应。

但是,一个很悲伤的事实摆在眼前,支付宝从产品核心形态上来说是典型的功能型产品,并且更可悲的是,和百度这种流量上游的产品不同,支付的流量层级几乎就是最后的——用户消费完成,手机屏幕一关了事。

从用户层面讲,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如同食物一样是必须的,但金融需求并不是。从市场层面而言,支付宝的使用场景是单一的,模块简单,依靠淘宝和天猫的引流,建立了独特的信用机制。这直接让支付宝的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

另外,在中国诚信档案的建立起步较晚,支付宝也是最先开始尝试进行多纬度建立信用数据库的公司。但做为一款以安全私密为核心的APP,人们真的愿意在更多陌生人面前展露自己的隐私么?将这份建立好的信用数据商业化,真正是一个好的方法么?一个放钱的地方突然多了很多陌生人(没见过的人),又怎么能安全呢?

03.

屡败屡战,为何仍然死磕社交?

前不久的腾讯Q3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46亿,QQ月活跃账户数目前为8.77亿。如此趋势下,到今年底或明年初,微信用户超越QQ基本没有问题,这充分说明,在社交这件事上,腾讯继QQ之后彻底把微信打出来了,而且打得很成功。反观支付宝,目前有4.5亿用户,它的用户属性很一致,多数是为“钱”而来,把支付宝当做一个工具,用完就走,很少有人在里面瞎转悠。

虽然支付宝占了近50%的市场占有率,但这一切显然和淘宝这一内容型产品是分不开的,在淘宝中购物只能使用支付宝支付,这就相当于一个铁饭碗,只要淘宝的流量不下降,支付宝就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在互联网行业里,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铁饭碗。行业变化太快,谁都说不准明天会不会出来一个颠覆性产品。即使是不考虑微信支付这样的竞争对手,支付宝也做不到高枕无忧。一旦淘宝平台接入了其他支付工具,没有稳定流量输入,也许支付宝就会轰然从神坛中跌落。毕竟现在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是两家公司。

如何改变在流量末端的被动状况,实现流量的再运营呢?答案就是社交分享。将消费支付行为变为社交分享的内容,提高用户活跃度,这就是新版支付宝的一大产品思路。也许从战略上考量,支付宝要持续做社交,直到成功为止,这种尝试的勇气可嘉,但也要预估尝试失败的负面效果。

一个顶尖的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它的核心抓住了人性。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有其意义所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这个浮躁的市场中获得沉淀。

有什么见解和想法,欢迎在底部留言或后台回复,我们的交流不设门槛,芝麻信用分没到750也不用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