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文艺调频生活家

這悶熱的夏.. 唯有細膩唯美的工筆畫可以解

2017-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隅艺术工作室

午後,不知是哪裡輕輕飄出了“青蛇”的粵語主題曲“流光飛舞”。思緒頓時被牽往電影里王祖賢手持團扇聘聘婷婷,說話嬌柔的畫面里去了... 93年的作品放到今天來欣賞,依然是蕩氣迴腸,千好百好。整部電影,我以為,徐克在講一個“愛和美“的故事。而愛和美,恰恰是我在這世上能感覺到最真實的東西。愛和美,是我做人生選擇的唯一標準。這大概是在則一門繪畫藝術時,我毫不猶豫的從了工筆畫的原因。工筆畫細膩溫潤之美,正是我覺得一個女子應該要具備的,並且越是職場居高位的,越是要好好修煉這樣的品質。然而,傳統的工筆畫太過細密繁雜,和我極簡的審美不太符和。於是我在多年的習畫日子里,慢慢摸索和定格出自己的風格 - 那就是”簡而美“。

我創作的24節氣”夏至“團扇

為什麼我說工筆畫能解夏的悶熱,因為它有顏有色,且盛顏的器皿清雅。工筆畫是中國畫的一種,自然用的是國畫顏料。國畫顏料雖然成色效果和西方水彩顏料相差不多。但是它在命名上要比水彩古典和文雅得多。比如這幅粉色的繡球花,我用的是紅色。水彩里就叫”紅色“,而我們中國人叫”胭脂“。胭脂,是少女臉頰上那抹粉黛。染上了胭脂的繡球花,是初夏少女臉頰的顏色。

一抹胭脂,笑顏盈盈

其二是因為它用色簡單,單一顏色融合水就可以。我筆下的花草們大部分都是單色,靠水來調出不同的色度,然後靠染法畫出立體層次。這和我的生活方式非常有關,我非常推崇并身體力行簡而美的生活哲學。所以波及到我的作品,也大都是小清新的表現形式。這幅繡球一共分三次染 - 先分染,再幹染,最後罩染。每次染色都是只用清水去調顏色,由淺入深,始終要薄而勻。

頭次分染,靠近花蕊的花瓣處上色深。初色是淺淺的粉色。 幹染后顏色的濃淡已經表現出來了。看那兩片花瓣 - 一片是染好的,一片是要開始染。 這是全部幹染好,準備晾乾后要罩染的。 這是最後罩染好的作品

每次染色大致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所以工筆畫能夠消夏還因為作畫的時候凝神投入,傾注了當時最大的心力,于那個當下珍而重之,感受到的全然是一期一會的美好,又怎會感知夏的悶熱呢:)

細膩的工筆團扇是要配纖柔的流蘇墜才好看的 青絲;髮簪;團扇;美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