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文渊初探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

浅探《归去来兮辞》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519人  edf5b9b172a8
浅探《归去来兮辞》

读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感觉心情有点沉重,远比不上了他写《桃花源记》来的惬意和舒畅,但依然深深被他的深厚文学素养所折服。

作者的写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本文的写作手法:

1、本文以写实为主,大多以白描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比如,他回到家中那段描写,“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用词简洁明快,一场亲人相见的其乐融融立即浮现在眼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对词语的掌控能力,几个朴实无华的词语便展现了一副副生动形象的画面。

“有酒盈樽”令人自然而然想到了丰盛的酒菜,继而让我想到了家中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为他的回家忙前忙后,用笔之精炼和传神可见一斑。

2、作者用了“兴”的写作手法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句话用了几个动词“飏、吹、问、恨”,立即在我们眼前浮现出这么一个画面:作者辞官后得到了自由的雀跃之情,欢快鼓舞,作者还嫌不够快意,还用了叠词再次加以渲染。

此处借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实写作者急切地想回到家中,暗喻远离官场,重得自由的喜悦之情。

令我想起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李白通过小船顺流直下,穿越千山万岭,奔向江陵的描写,蕴含了摆脱政治劫难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3、文中多处使用了借物托志的手法。

比如“松菊犹存”和“倚南窗以寄傲”中借“犹、傲”两字,表明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志和傲骨。

“审容膝之易”屋子虽小,却住得安乐,作者表明自己安于安贫乐道,无欲无求。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境油然而生。

“门虽设而常关”中再次表明与这个污浊世界划清界限。读来略感沉重:何处安放忧国忧民之心?桃花源这个世外桃源今安在?

4、运用了“比”的描写手法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作者借描写白云和小鸟,来比喻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归隐,表达了作者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这里用到了“比”的表现手法。

5、文章以写实为主,同时也是虚实相结合。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作者在这段文字采用了虚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段想象的美好情景,同时用了一系列排比手法。

关于这处写虚的部分,是作者直抒胸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副美丽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实也是作者心中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同时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文学价值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李格非说:“《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