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高屋建瓴的视角,掷地有声的表达

2024-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Dipper萧甜
电影《米花之味》

前不久回来帝都,去电影学院拿上晓云老师的新书,出了学校便坐上公交车闲逛,不知不觉逛到了资料馆,然后我遇见了这部《米花之味》。

这是一部讲留守儿童、讲少数民族传统和现代化冲突的电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每一部反应中国现实弊病的电影,都会被扣上“迎合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的帽子,所以《米花之味》妙就妙在没有在“背景故事”上停留太久,而是抽离出来,弱化背景,在“人”的情感上下功夫,事实证明,不给祖国“抹黑”,也能创作出令人惊喜的华语电影。

这个故事的开场可以有无数种表达,导演选择了让女主(母亲)先出场的方式,很显然,着装和生活习惯跟观众没有太大区别的角色,更容易有代入感。由于外出赚钱养家而缺失了女儿的成长,也在开篇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米花之味》的矛盾是贯穿始终的,去高潮化的处理并不说明影片本身就真的像表面所看上去的那么平淡,每一个事件的出现,都暗示着上一个事件的终点。例如喃湘露的突然离世,这一节点很好的为女主和女儿的“和解”过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结束:从对女儿处处限制到逐渐理解,都是喃湘露这个“功能性角色”在不断推进的。

当然,这样的设置也有不小的漏洞,让一个主要角色突兀的死亡,对观众来说太过吸引注意力了,尽管导演在去高潮上花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缺乏必要铺垫,逻辑上的失衡无法避免。

《米花之味》的矛盾也是非常内敛的,母亲回到家中试图迅速和女儿建立情感沟通,女儿却把自己蒙进被子里,感慨一句“还是听声音的好”,这种矛盾不是单方面的,当母亲发现女儿的生活习惯并不能被自己接受时,开始了对女儿的强行改变......从这里开始,导演的铺垫矛盾的意图简直不能更明确,就像溶洞里那个易拉罐,让水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真是掷地有声的比喻。

曾经和师哥探讨过两个问题:电影作品是不是必须有主题?电影到底能不能脱离叙事拍情绪?这部格局虽小,但风格大气的电影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