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旅行·在路上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华山五峰游览记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2046人  潇湘辰雨

五月,几个好友相邀游览西岳华山。华山有东、南、西、北、中五峰。我们选择了“西上北下”的线路,即索道上西峰,遍游五峰,再北峰索道下山。

当日上午,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我们乘太华索道上西峰。人在缆车中,迎面驶向一块几百米高的石壁。整个西峰像一只竖立着的老式熨斗,这块朝向西面的石壁相当于熨斗的烫热板,上尖下阔,几近垂直,平整如镜面,着实为一大奇景。

石壁表面,灰白色的花岗岩布满纹理,充满质感,像男人发达的肌腱,透出力的美。而岩石缝隙里长着生命顽强的树和草,远看像女人织出的绿色丝带,饱含万般柔情,缠绕于岩体之上。

走出索道站,谒镇岳宫,踏巨灵足,爬过一段笔直的山脊,便可达到西峰之巅。这段山脊长约百米,路宽三尺,左边绝壁悬崖,右边山坡陡峭,岩石裸露于表,古人在上面凿出了阶梯。四周空旷,高可触天,我们拾级而上,如踩着飞龙的脊背登临仙境,难怪此地被人唤作“青龙背”。翠云宫雄踞峰顶,宫前有一巨石,形似莲花,故西峰又名莲花峰;西边一堆断裂的石头,相传为沉香劈山救母所致。

登峰远眺,莽莽群山之中,盛着一片云海,白茫茫的,像浓雾,像棉花糖,像万顷波涛,在天际与蓝天白云相接,近处则汹涌奔腾着,似乎就要从山与山之间的缺口流溢出来。碧空、云海与山岳完美构图,让人陶醉。

转至南峰。南峰又名落雁峰,峰顶立着一块石碑,镌刻着华山最高峰的高程——2154.90米。人站在这里,心情是骄傲的,如宋代名相寇准所写,“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远处层峦叠翠,绵延百里;对面的三凤山和三公山,高耸兀立,一副不肯输与华山主峰的神态。

我们顺着另一道山脊,登上东峰的“鹞子翻身”处。向下看有一石亭,曰下棋亭,相传赵匡胤与道士陈抟在此对弈,皇帝将华山输给道士,从此便有了“自古华山不纳粮”之说。

因为没找到直通东峰观日台的道路,我们折回到中峰。中峰海拔较低,景致也一般,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情郎箫史在此修道成仙,因此又名玉女峰。

从中峰向上,手脚并用攀援了一截“云梯”,来到东峰的观日台。东峰又名朝阳峰,无数人以朝圣的心态在这里观看日出。此时已是午后,偏西的阳光照射着东峰对面巍峨的群山,嶙峋怪石通明锃亮,山间树木苍翠深邃,宛如勾勒皴染出来的水墨中国画。

从东峰下来,经中峰,再一路向下,穿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金锁关,顺着“自古华山一条道”其中一段的苍龙岭,前往北峰即云台峰。

金锁关附近有一处石景,曰“锦鸡守玉函”,由两组石块组成,一组石块为方形,上面有盖,像古代玉制的书套(玉函),另一块则像一只有头有尾、羽纹斑斓的锦鸡。景点解说牌上介绍,传说华山道士把“点石成金”的秘诀放在玉函里,派锦鸡把守,日久天长二者均化为石头,故而得名;实际上是花岗岩岩块经过风化、剥蚀等作用的雕饰而形成的微地貌景观。艺术与科学,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让一块普通的石头,既有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又能探知其本质和来源,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走在狭长的苍龙岭,两侧高山深壑如刀削斧劈,路旁的油松英姿挺拔,白鹃梅竞相绽放飘香,让人忘记了这是一段把唐代诗人韩愈吓哭的极险的路程。回想这大半天行走的轨迹,华山总体形貌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南边东、南、西三峰鼎立,犹如花蕾,中峰形似花蒂,通往北峰的苍龙岭,则是斜逸伸展的花茎。怪不得《水经注》描写它“远而望之若花”,古代“华”、“花”通用,华山因此而得名。

终于过了擦耳崖,正面可达北峰,向右则通向下山的索道站。此时膝盖已有酸痛之感,电子手环显示当天已行走二万六千多步。再看北峰其貌不扬,三幢房屋由低及高,并无秀山峻岭,于是决定不再登上北峰。

到了索道站,排队等候时,看见墙上的广告语“赏华山标志美景,必上北峰”,原来北峰才是观赏东、南、西三大主峰全景的最佳位置。天色已晚,后悔已迟。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可能已经走过了人生抛物线的顶点,前面是一条不断向下的路,但愿再不会因为疲倦,或是“以貌取人”,而错过美好的事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