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请你们看见我
上周跟老公一起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是口碑很高的一部影片,感动了无数的家长。邓超饰演的爸爸马皓文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儿子马飞从一个年级倒数的学渣逆袭成年级前十的学霸,将一个教导主任眼中的“坏学生”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国家宇航员。
这部电影之所以感动了那么多的人,是因为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而是在生活里。更看到了一个父亲的爱,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无价之宝。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也有句俗话“性格决定命运”,这两句话的背后都证明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这本书中就阐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就在无形中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命运。
《当我遇见一个人》的作者李雪,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她本人曾经历过痛苦、被忽视的婴儿期,童年又经历过父母各种无意识的伤害,对这些痛苦的接受和觉察,让她从中获得了智慧和力量并且疗愈了自己。多年来她收集了很多家庭案例,她把自己总结的智慧在这本书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她用简单却充满力量的文字告诉我们:“看见,是真正的爱。”
亲密 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现在流行很多所谓新生儿的“科学”哺育方法,比如哭声免疫法,孩子哭的时候不抱,不哭的时候才抱。还有定时定点哺乳法,妈妈不是在婴儿肚子饿哭泣时喂孩子,而是定时哺乳,比如两个小时喂一次,其余时间一概不喂。用这些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可能会非常的“乖”,但实际上却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痛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有一个连环杀人犯,麻木不仁,杀人不眨眼。他在婴儿时期,母亲时常把他一个人丢在婴儿床上,不理会他的哭泣。甚至还会因为他的哭闹声太吵,而把他一个人扔在家里,自己躲避出去。正是婴儿时期得不到任何回应的绝望,让他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书中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一位妈妈定时哺乳,极少抱孩子和孩子有互动,她的孩子两岁多了,非常地“乖”,几乎从来不哭,偶尔哭几声,但是只要大人一说,马上会停止。就连脚被划伤了,流了一地的血,也不叫一声疼。才两岁多的孩子,已经麻木的像僵尸一样。
面对哭泣的婴儿,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顺着母性的本能去抚慰。跟随孩子,顺其自然,不去控制,不去改变,家长如果能平和安静,充满爱地关注和陪伴孩子,婴儿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看过一个故事,因为出生三个月的孩子一直哭闹不止,家里人用了很多安抚的方法都不管用,父亲出于无奈去请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观察了一家人的状态,觉得全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咨询师把孩子放在一个装了温水的浴缸里,然后让孩子的父亲坐在浴缸旁边,握着孩子的手,并在心里重复一句话“孩子,谢谢你的出生,爸爸爱你。”慢慢地,爸爸不再焦虑了,五分钟以后,神奇的情况出现了,孩子不再哭闹,变得特别安静。爸爸在那一刻泪流满面。
然后爸爸把孩子抱到床上,一直半跪着,握着孩子的小手,在心里面重复着那句话。孩子睡着了,睡了整整三个小时,爸爸也在旁边陪伴了整整三个小时。这是孩子出生以后第一次睡得这么安静而平和。那一天爸爸也觉得自己变了,因为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爱的流动。
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隔壁XX的成绩总是比你好!”“XX阿姨家的孩子就是比你懂事!”“你怎么就没有你们班的XX聪明?”小时候我们都经历过父母这样的对比吧?于是我们努力活成了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老板眼中的好员工,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当我们丢开身上一切的标签以后,我们是否还能真实地感受到“我是谁”呢?
爱哭就是不勇敢,发脾气就是不懂事,成绩差就是没出息,好动就是不专心,兴趣广泛就是三分钟热度……这些外在的标签,都是父母给孩子贴上去的,而孩子也就真的变成了这样。父母眼中的孩子,应该是他们原本真正的样子,而不是父母心目中期待的样子。
“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这么不乖,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这些话父母说着无心,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是永久的。
真正的爱,是无论你什么样子,我都爱你,我都相信你。而不是通过你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你是不是值得被爱。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就有一句非常感人的台词,是李靖对哪吒说的:“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哪吒之所以没有成为命中注定的大魔头,就是因为父母对他全然的看见和相信。假如连最亲的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笨”、“傻”、“懒”、“坏”的话,孩子还怎么愿意去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的能力呢?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从婴儿时期开始就给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安全感十足,很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但如果父母从小就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就会没有自我,无法安静地一个人独处。一定要找人陪着自己,有一类人,恋爱结婚了,每天几十个电话问对方在哪里,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你不搭理我,我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就会引发焦虑。
假如面对孩子的感受父母虽然不忽视,但却强制扭曲和逆转孩子的感受,这更加可怕。孩子喜欢小动物,妈妈却说小动物很脏,会咬人,而限制孩子去接触。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但妈妈却说,这个玩具这么丑,我们还是买别的吧。孩子喜欢吃糖,妈妈却说吃糖会变笨。这些刻意的扭曲和控制,会让孩子变得压抑、消极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那么积极回应就等于全然顺从和接受孩子的要求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暂时无法被满足的,就简单而直接的拒绝。因为拒绝不会伤害孩子,真正伤害孩子的是附带的评判。
妈妈回到家很累,孩子却闹着要出去玩,这时如果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很累,很想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去好吗?”这并不会伤害孩子。但如果直接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了你这么辛苦工作,赚钱给你买吃的玩的,你还不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这才会让孩子受伤,觉得被拒绝是因为我不懂事,因为我是错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不带任何评判的拒绝,依然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我拒绝你不是代表我不爱你,不在乎你的感受,只是当下我无法满足你。如果父母能这样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其实孩子会非常好商量。
家长在孩子的生命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的就是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信任其实远远大于父母的想象。而父母却常常带着成人的标准,成人的功利心,去判断甚至道德绑架孩子。《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深刻剖析了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武志红老师在公众号的文章中评价《银河补习班》:“在八九十年代且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这位父亲(马皓文)居然能一以贯之、自始而终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环境。在心理学上,这种环境叫抱持性环境。”而什么是“抱持性环境”呢?武志红老师也给出了定义: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这样解释:在孩子成长中,不断给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话,就给他帮忙。不贬低、不评价、不限制。
这也是《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里反复强调的中心思想,真正的陪伴是: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作为家长,我们能给与孩子的仅仅是爱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