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岁月之三:在李谷一的歌声中完成成人礼
仔细回想,我所学会的那些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首歌是在小学由老师教会的,其他完全是自学。
换言之,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以及之后,就再也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说起来,固然遗憾,但也实属无奈。
转眼就到了县城去读高中,那是1980年。县城不比纯粹的乡下,文化生活丰富多了,音乐也间接接触了一些,似乎一下子别有洞天,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高中是有专门的音乐老师的,不过,我印象中似乎没有给我们教过音乐课,或者有教过但我那时因为“顽皮”目无校纪校规很多课没有去上而错过了。但我知道,我们班有L男同学和C女同学是学校艺术团的,他们经常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唱歌、演奏活动。
在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或许是1980年央视拍摄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由王扶林执导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中的主题曲《曙光在前头》。那时,一中的校园有二三百亩,办公楼与教学楼中间是食堂,在办公楼的五楼琴房传出的钢琴伴奏,由L同学的美声唱法演唱的《曙光在前头》时不时在下午几节课后的课外活动时响彻校园。
《曙光在前头》歌词一晃那么多年过去,2016年高中同学相互寻找后建了一个群,在2017年春节的初四、初五两天利用我回老家参加侄女婚礼的机会与在老家过年的20多个同学在县城聚了一下。大家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在吃饭的时候,我提议浓眉大眼的L同学唱一下《冰山上的来客》,并且告诉他说我们是听他唱这首歌长大的。看大家跟着起哄,从电力局长位置退居二线的L同学站起来纠正我,说《敌营十八年》的主题曲不是《冰山上的来客》,而是《曙光在前头》,然后就一边打着拍子,一边用他特有的美声唱法为我们演唱了这首歌,让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同学一下子似乎回到了青春岁月。
同样在聚会场合,我还见到了Z同学。Z同学就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四个男同学私自到长江游泳而他被卷入江中心命悬一线的那位,我们不仅是同班同学,还同住一个宿舍,相互之间就比较了解。对Z同学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隐隐约约听到他和哪个女同学之间彼此有好感;二是“玩魔方”和“吹口琴”。宿舍里,时不时看到他玩这两样东西,用口琴演奏的歌大抵就是80年代初流行的歌曲。后来,我在上海,他在武汉读大学,他还托我帮他买了一把24孔的上海牌口琴。
如果说在两年的高中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是《曙光在前头》,那么,在校园外面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李谷一演唱的几首歌了。
读书那会儿,恰逢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中国女排在袁为民主教练带领下,在郎平、孙晋芳等球员的共同努力下,七战七捷,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三大运动项目首次夺得世界冠军,震惊全国。一个体育老师的宿舍有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里面挤满了人,是不是传来阵阵高呼声。
与此同时,中国男排在戴廷斌主教练带领下,也走向世界舞台,首先是1981年3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在先失2局的情况下,连扳3局,战胜南朝鲜队,获得出线权。全场比赛耗时2小时45分钟,央广、央电通过卫星转播了这场比赛的实况,全国亿万观众收听收看了这场比赛。当中国男排逆转获胜后,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赛上,中国男排经过7场角逐,取得3胜4负的成绩,继1977年第三届世界杯之后,再次名列第五,达到历史最佳战绩,也再一次点燃了老百姓的热情。
在这样的东风下,一方面鼓舞了各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我对国家体育运动的关注。
改革开放后不久的80年代初,咱们县城每年组织由各系统或单位组织的职工篮球比赛。比赛是在县灯光球场、县中心医院篮球场等场所进行,有的比赛是在白天进行,有的则在晚上进行。灯光球场是主赛场,离学校不远,出了学校后门过马路不远处即是。那时学校有晚自习,但我去的不多,由于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各科平时测验成绩能够名列前茅,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对我不上晚自习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上晚自习,我要么按照我自己的节奏在宿舍躲在蚊帐里不受干扰地看书,要么就到长江边走走,在有职工篮球赛的时候就一个人跑到球场看球。
去灯光球场看球是免费的,我去球场一般比较早,由于是9月份比赛,天黑得比较晚,去的时候,看台上还没有几个人,但是球场已经在播放一些歌曲用于暖场。
主要播放的是当时比较热门的歌曲,其中又以李谷一演唱的居多。比如电影《小花》(1979年拍摄)的插曲《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电影《黑三角》(1977年拍摄)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电影《柳暗花明》(1979年)插曲《清清的花溪水》,电影《归宿》(1981年)插曲《喝惯了家乡的水》等,此外还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而共同谱写的歌曲)等。
据统计,李谷一在130多部电影中配唱了179首歌曲,和500多位词曲作家合作过,这些成绩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且在上世纪70、80年代,电影主题曲和插曲往往有时候比电影本身还要知名,影响更大。
在我1982年高中毕业的时候,李谷一在歌坛已经是如日中天了。等到我高中读完到了上海读大学后,李谷一仍然保持了上升势头,一首《乡恋》在刚刚问世的时候虽然饱受争议,其歌被人称为“靡靡之音”,其人被称为“李丽君”,但却深受群众的喜爱,到了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李谷一演唱了9首歌曲,这个记录迄今无人超越。这届春晚设有4部热线电话,观众可以通过热线点歌,没想到点播最多的就是李谷一的《乡恋》,晚会导演很为难,但最后时刻拍板放行。《乡恋》这首歌可以说是内地流行音乐作品的开山之作。
央视春节联欢会在最初几年,歌曲演唱、曲艺方面的演员往往熟面孔比较多,李谷一就是其中之一。有了1983年的一炮走红,1984年除夕李谷一在万众期待中继续登场,在接近尾声时,李谷一演唱了一首《难忘今宵》,从此之后,《难忘今宵》的旋律响了30多年,差不多影响了几代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通过电影歌曲“认识”了李谷一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谷一老师就是我在音乐方面的启蒙老师,启蒙的场所不是教室、不是街巷,而是球场。等高中读完,我还是“未成年人”,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李谷一的歌声中完成“成人礼”的。
李谷一老师早年是唱花鼓戏的。我在《歌声中的岁月之二:跟着高音喇叭学唱歌》中说过,在我们江汉平原也有花鼓戏,狭义的是“沔阳花鼓戏”,广义的就是“荆州花鼓戏”。李谷一老师唱的是湖南花鼓戏,不过,两湖地区的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是相连的,历史上都属于“楚”或“湖广”,在文化上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湖南花鼓戏与一江之隔的荆州花鼓戏也有类似之处。
17岁那年的李谷一被选入湖南花鼓戏剧团;20岁,就主演了首部花鼓戏电影《补锅》,而且获得两项大奖,这是她第一次与电影结缘,从而为向多栖演员的转型奠定基础。戏曲与歌唱,本是表演艺术领域中的两个不同类别,她却能够将二者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被称为“戏歌”的一种新的更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品种,《浏阳河》就是经过她的演唱而闻名于世的。也正因为此,李谷一不仅为许多电影配曲,不仅仅是春晚常驻嘉宾,还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传承人。第二次与电影结缘,则是为众多电影配唱主题曲和插曲,进而积累了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的艺术成就。
转型后的李谷一老师歌曲演唱风格独树一帜。李谷一的歌唱方法,是以戏曲、民歌等中国民族元素为主,在此基础上通过中西结合、古今相融,甚至还吸纳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此外,她深情、流畅、甜美、婉转的歌声,创造性地运用了“气声”、“轻声”、“半声”等演唱技巧,在歌曲演唱中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恐怕也是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迅速走红,备受老百姓喜欢的原因,也是那时我们县城职工篮球比赛球场用她的歌暖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