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2018的尾巴和2019的开始——不念过往亦不畏将来
年少时学的文章《匆匆》,初读觉得不过如此嘛,到了现在这个“略显尴尬的年纪”,反而觉得它深奥了。一八年——就在我的折腾中“匆匆”了,感觉自己还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一九已经迫不及待的悄然而至了。
回想起刚过完年就来找工作,怀揣着那份忐忑不安期待的复杂心情,原本以为找工作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看到同学去幼儿园面试之后讲了各种状况,就不自觉的放大了它的困难,但,幸好,没有太多问题。还记得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是一个朋友陪我去的,一路上问了他好多关于面试的问题,毕竟他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了,感谢朋友的陪伴让我觉得很暖很心安。
“匆匆”的就开启了工作模式,刚坐办公室一个周,领导就通知去北京培训,从三月十九号出发,还记得启程时坐的那趟北上的绿皮火车,料峭春寒里,我穿着西服拖鞋行李箱的身影在一个如血般的残阳里渐渐被拉长,直至没入夜色。如火柴盒般硬卧能让人夜不能寐但却不能辗转反侧,在此过程中领略了夜色中无尽的黑,是那种如泼墨般浓的晕不开的黑,是那种能够把人吞噬的窒息的黑。终于在清晨的时候抵达。那种走过黑暗的欣喜与雀跃在心底悄然发芽。后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时刻,我总是会想起那晚坐的绿皮火车,那样的心路历程——从黑暗到黎明。一直到四月二十六号整个培训结束,感谢那些日子的高强度高压力以及凌晨一两点两三点的灯火通明甚至通宵达旦,现在回想起那样的日子,还略有怀念呢。
十月份的时候我还调侃说“虽然生活对我虽远必诛,但是 我对生活心向往之”,工作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其实很多时候问题主要出在人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况且对生活的爱恨纠缠哪是一两句话就能描述清楚的呢?
越是到了现在,越喜欢独处,在《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一书中有一段描述“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他人,无需感到不安”。真是被说到心里去了。很多时候别人约我,然后被我拒绝,是我自己觉得害怕吃饭的时候冷场不知道聊什么就很尴尬,我们的关系还没有到那种哪怕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的境地,也没有到哪怕一个眼神就能懂对方的默契。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对于如果没有认识一年半载之久的人的邀约,我就主动提出看电影,毕竟整场下来不用太多的交流,省去了很多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对于一个理工科的人来说,他们关注的一定是“合理性”的问题,尤其是看科幻片的时候,非要给你讲一个一二三出来,实在是认真且较真。我还记得当时看《火星救援》的时候,那个伙计刚好是学物理学的,就开始给我讲各种“力”的知识,叭叭讲了半个小时,还忒关心的问我是否听懂了。我作为一个文科生,感谢你的科普并且笑笑不说话。电影呀,只是用来放松休闲娱乐的而已嘛,它不是一项科研工作,毕竟写书的人或者编剧都不一定是某领域的专家,更何况“一千个人眼中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