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效收藏行为的思考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sherrytx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是不是有很多收藏了以久的干货一直未读,默默躺在那里;是不是建立过无数个的知识文件夹,打造过赚钱兵器库还有各种素材库,但终究没有构建出属于自己随心所用的知识体系呢?

这是我多年的状况,也一直在探索、更新、迭代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今天聊一聊之前用的方法无效的根源。

1、启动计划的时候一时爽,为什么会爽?

觉得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获得很多知识的财富,看到了希望,是一种及时正向反馈,会刺激巴胺的分泌,让我们很兴奋,以致于我们产生错觉:拥有这些知识信息我们就获得了这些知识信息背后的技能。

2、这些我们视为知识的财富,为什么用的时候总卡壳?

我们把信息点一个收藏、或者是梳理一下,花费的时间很少,但并没有建立连接,没有思考的信息,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只有当一个信息多次被调用我们才能产生深刻印象,就像我们的1万小时定律,很多这些技能是需要刻意练习后才能转化成我们的技能,才能形成应激反应,我才理解了运动员们日复一日地训练,飞行员各种场景的反复地训练,都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而我们看过的信息,是绝无可能的产生这种肌肉记忆。

以前我不觉得,直到昨天聊天到自己很喜欢的古玩,发现自己以前把玩的普提、象牙果、各种材质的原石,居然会卡壳说不出名字,我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去调用和关注他们了。更何况是和我们只有一面之缘后面就尘封的各种信息呢。

我最近迭代的方法:运用flomo卡片写作方法

1、模版:原文、来源、自己的想法。

我会把看到自己有感触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包括当时的感触,很好解决写作输出调用环节的卡壳以及再次搜寻资料的低效率。

2、我发现这样建立知识管理的一些独特益处。

* 帮助记录灵感

有时候看到一些知识点会突然间产生链接和感悟,我们通常称为灵感和心流,是一瞬而过的,可能过1个小时你就完全不记得了,就像错失了几个亿的难受感。

* 建立日更话题

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我最近日更,都是当天写之前卡片上记录的话题。

这样的好处是我不用老找话题,有时候没灵感的时候想一个话题就耗费了我特别多的精力,再到写成,我会很难集中精力,经常的负反馈就是拖延,一整天就挤出来一篇文章。没有找到现在这种方法前,发现自己效率低还老痛苦。

* 定期更新知识体系

我通过卡片写作模式记录知识点后,我会定期去巩固和清理自己的话题素材库,我现在每天日更的思路:把自己看到的有感悟的知识点或者一段文字,刻意练习自己围绕这个话题输出成一篇文章。

最近觉得日更渐入佳境,不是说自己写文章的质量提升了很多,而是自己坚持写日更的流程通畅了很多,会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煎熬的状态,而多次分析复盘,发现是自己进入了一个正确的写作练习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明白老师日更中建立连接的两个方法:

1、写一段思考

2、写一篇文章

我发现写作的正确方法就是我们锻炼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那是不是也可以横向迁移到其他技能的学习上呢?

目前我也在做一些其他技能的学习,暂时就没有这么丝滑感,我想着是自己做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没有用正确的方法。

写作的方法可能一开始也不是很正确,只是自己坚持最底层的原则,写,无限的写,量大出奇迹,会有一种能量引导你前进,会有笔感,会指引你往正确的方向,但前提是你要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要有长期主义。

而很多事情,我们是走着走着就放弃了,自己属于不那么聪明的,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有这种感觉,但终究是会找到的。

最近很喜欢拿自己写作和读书的案例提醒自己,这两件事是给我重溯了自信。

以前我最怕的事情是写作,当然现在还是害怕命题作文(我想是小时候看书少,思想僵化,但我最近一两年培养自己的习惯,还有接下来几十年去练习,也不会比别人差,我之前习惯用现在比较弱的自己去和很优秀的现在的别人比,往往很失落)。

对于现在的我行动指导意义:

不再害怕学习

不再害怕暂时不优秀的自己

需要提升的,就关注、行动、变化,持续行动!

今天生财日历的主题:如何调研一个项目靠不靠谱?

日历中分享的方法:

1、看行业大盘

2、是否能形成品牌效应

3、资金预算

4、市场竞争环境

这是做项目好的思考模型,就像做项目要学会算账,这些我目前很少去刻意练习,就当一种认知的种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播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