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书评读书才疏学浅学院

如何阅读实用性图书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49人  两个栗子

我有个朋友以前很爱看书,但现在看得少了。问他为什么,他说看过都忘了,跟没看一样。就是记着的,也是它是它我是我,仍然很分离,跟工作生活都建立不起联系来,所以觉得看的书多也没什么用。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爱看书的,越是年少可能越尊重自己的内心,越能以消遣或欣赏为目的,真正地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看。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读书也许多多少少都带有些功利性吧。有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的是为了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及社交能力,还有的就是想了解自己感兴趣但未曾接触过的领域。但是的确有很多人发现即使看了很多书,自以为积累了很多知识储备,但实际上并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于是就开始质疑:看书到底有什么用!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就讲到了如何将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这是日本的大岩俊之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觉得它的封面跟我喜欢的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很像,是一个系列的书,于是就有了莫名的好感,就拿来看了。

在日本有很多教你学习的职业,而且这种职业非常盛行。前面提到的奥野宣之是这样,本书作者大岩俊之也是如此。大岩俊之曾经也是个讨厌读书的人,也因为不能将学过知识好好地运用而吃尽苦头。所幸他是个善于钻研的人,他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于是开始尝试一年阅读300本书以上。

后来,大岩俊之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逐渐达到了所有速读法的极限,于是开始致力于开发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缓速读书”,并且举办演讲会,还出书教人。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作者一方面教你如何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又总结出一些让你行动起来的方法,教你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非常实用。

思维导图

有效读书

确定读书的目的

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摘要

不试图全部理解

有意识的“输出”

先说明一下,我在这里提到的章节并不是书的全部,因为看完书我就现学现用地“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了。上面摘取的五条信息,其中1、2、4应该是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只有了解了自己读书的目的,想学习什么,就能做到只摘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其他的不想了解的,或者以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够理解的就可以放弃。

以前我听说某人一年读几百本书,甚至上千本书,还以为他们一目十行,还一度轻轻地鄙视过人家。现在我知道了原来他们都是摘取自己有用的东西,用不着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根本不用耽误时间。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摘要”,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而我以前都是完全跳过的。

“序言”,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绍、关于此书的想法、以及撰写的原因等,还包括对书籍主要内容和各章的总结等。这些都有助于把握一本书的概要。

“目录”,看完可以掌握整本书所有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书的结构层次。而作者就是按照目录来完成全书的撰写的,在目录上你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后记”,也是很容易被人忽略掉的重要部分。后记有时也被称作“跋”,通常会有作者对全书的总结、以及写书后的感想。作者建议大家看书之前先阅读这一部分,因为这有助于把握书的概要。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不借书,他认为“人不失钱不知痛”,但他不知道我们古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我经常借书也经常买书,我借的书不得不抓紧时间看,买的书却常常无暇顾及,所以有的买了几个月封皮都还没拆呢。作者还说自己的书才能机会二读三读,那当然是,好的经典是值得收藏的。

作笔记

如何记录读书笔记

如何制作读书笔记

如何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读书的时候需要做笔记,是为了整理知识和信息,帮助记忆。通过把笔记反复阅读,会加强理解加深记忆。所以在书上划线、作标记、贴便签、折角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不要怕把书弄脏。

我现在看书的时候,如果手里空着,连支铅笔都没有,就好像连看书都很难安心。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看完书,书还跟新买的一样,我喜欢书上本上到处划,乱乱的才好。

至于怎样做读书笔记,跟奥野宣之讲的差不多,这大概是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并使用的好方法。具体说就是摘抄加评论,写下自己的感想,把笔记变成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自己的东西。

思维导图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认可,很多人不仅学习用它,甚至平时的生活,一天的安排都在用它。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我之前买过一本思维导图的书,后来看书也基本都画图,但是因为是给自己看的,画得也很潦草,个人觉得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益处。看了这本书,还是觉得应该更认真地去对待才是。

牢记书中的内容

反复阅读,留存记忆

丢弃80%的内容,找出重要的20%

以向他人复述为前提来阅读

为什么看过的东西就会忘记呢?100多年前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一种现象。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所以,如果不主动记忆,只消1天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而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当遗忘曲线下滑时,通过重复记忆,曲线可以回升。如果只读一遍很难在脑中形成记忆。而反反复复地阅读,就能记住书中的内容。而一本书如果能读上两三遍,又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书的内容产生新的理解。

反复阅读后的记忆曲线

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往往只占到整本书的20%,而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所以无论是有效阅读,还是为了提练要点加强记忆,都要首先从书中找到那重要的20%。

而通过向他人复述为前提来阅读,或者说读完能给他人讲,讲清内容并从中得到个人感悟,甚至还有人提出看完一本书,能够用3到5句话来概括书的内容,我想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弄懂书的内容,与写书评有异曲同工之效。

另外,书中还分析了为什么有的人看了很多书,却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都还停留在书本上,并没有付诸行动,没有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它。书中给出了怎样将书中的知识发挥出效果的几个方法。这些需要勤奋好学的人好好看书。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并不厚,推荐给想要提升自己的人。学会读书这是前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