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某宝的基本盈利模式
现在许多人都不再持有现金,也不再去银行取钱。工资卡绑定支某宝或微信,购物都刷支某宝或微信。
本文以支某宝为例,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
支某宝有三种基本盈利模式。第一种是利用支某宝余额放贷;第二种是融资放贷和债权抵押融资;第三种是融资放贷和资产证券化。
那么,这些模式是怎么盈利的,是否可以无限循环,是否具有货币乘数效应。下文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模式一:利用支某宝余额放贷
人们存在支某宝余额中的钱是与现金等价的,支某宝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们的使用习惯,存进去的钱,平均多久会取出来,取出来的比例是多少。只要估算出这些比例,就可以拿停留在支某宝的钱去放贷,赚取利息。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支某宝有没有乘数效应?
(一)货币的乘数效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的乘数效应。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是指一单位基础货币所产生的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现金+准备金
货币供给=现金+活期存款
那么:货币乘数=(现金+活期存款)/(现金+准备金);
分子分母都约去活期存款:货币乘数=(现金存款比率+1)/(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率);
其中:现金存款比率=现金/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活期存款。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没有现金,所有人的生活费都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持有。这时候货币乘数是最大的,但货币乘数效应的原理差不多,方便我们理解。
货币乘数=活期存款/准备金=1/准备金率。
假设准备金率是1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10元,只能贷出9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90元。
现在有一个人甲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90元放贷给乙,如果乙把贷来的9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81元贷给了丙,丙又把81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丁贷出72.9元……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市场上最后多的货币会是100+90+81+72.9+...
这是一个递减的等比数列,其和为1000,其实就是100×(1/0.1)=1000。
(二)支某宝有没有货币乘数效应
如果大家不是把钱存入银行,而是存入支某宝,那么是否会存在货币的乘数效应。这里的关键是准备金率。
而目前互联网金融没有准备金率的强制要求。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资金周转的安全,会自行设置准备金率。
假设支某宝根据用户大数据计算发现,只要保留5%的资金就可以维持运作。设置准备金率为5%。
现在有一个人甲往支某宝里存了100元,支某宝再将其中的95元放贷给乙,如果乙把贷来的95元又全部存入支某宝,支某宝再将其中的90.25元贷给了丙… 依此类推,支某宝最终向市场投放了2000元。
因此,支某宝是有乘数效应的。目前,支某宝的准备金率是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设置的,一般会低于法定的准备金率,因此乘数会比银行系统高。
不是说自行设置的准备金率就是不合理的,看不见的手会引导蚂蚁金服设置最优的准备金率,既能最大化利用资金,又保证安全。但是抗风险能力,可能会比银行系统低。
模式二:融资放贷和债权抵押融资
融资有几种方式:一是通过余额宝来融资,目前余额宝的年化利率是2%左右,低于一年期LPR(3.85%),二是,通过银行融资,三是自有资金。
融资之后,以更高的利息放贷,赚钱利差。
放贷形成的债权可以作为资产,进一步融资放贷。这样这个模式就可以循环下去。
以下用具体数字来举例分析,阐述这个模式:
假设选取银行融资的模式,借钱利率为5%,贷款100亿。放贷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为15%(LPR的4倍即15.4%,是法律的上限),大数据显示,风险为存在5%的概率收不回钱。
这个模式可以赚钱吗?100亿放出去,收回95亿,95*1.15=109.25亿元,扣除100亿元,贷款收益是9.25亿,扣除给银行的5亿元,净赚4.25亿元。可见只要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和精确测算,这个模式是可以赚钱的。
这个4.25亿元要等一年之后才能获得,如果把“1年之后收取15%的利息和收回100亿本金”的债权作为资产抵押给银行,再从银行融资,就可以马上变现。这种操作相当于票据的贴现,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没有标出风险和收益的票据。
银行为了安全起见,抵押贷款的发放比例为70%。那么115亿元抵押后,可以获得80.5亿元的贷款,利息为5%。
这80.5亿元的贷款,按15%的利息贷款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重复之前的模式,可以获得80.5*4.25%=3.42亿元。然后再以这个债权为资产抵押融资,可以获得80.5*80.5%=64.8亿元。
这个模式无限循环下去,融资和贷款金额和净利润都分别构成一个递减的等比数列,最终总的融资和放贷规模为512.8亿元,净利润为21.8亿元。
这个模式的杠杆大约为5倍,净利润率为21.8%。
如果第一笔融资来自余额宝,那么净利润可以多3亿元,为24.8亿元,后续融资还是需要银行抵押贷款。
如果第一笔融资来自自有资金,自有资金也是有机会成本的,而且还可能高于银行的利息。因此从其它渠道融资更划算。
模式二的方式并不具有货币的乘数效应。因为支某宝并没有直接生成贷款,而是从银行贷款,再放贷出去。是银行产生了乘数效应,支某宝的行为构成银行产生乘数效应的一环。
模式三:融资放贷和资产证券化
这种模式的融资,第一笔资金的融资与模式二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循环方式。也就是放贷形成的债权不是抵押给银行,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得资金。
继续以上述例子来分析。假设选取银行融资的模式,借钱利率为5%,贷款100亿。放贷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为15%,大数据显示,存在5%的概率收不回钱。
支某宝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把这个“1年之后收取15%的利息和收回100亿本金”的收益流,切割成三种债券,这三种债券的金额、收益和风险如下:
表格中的风险是指,收不回钱的概率。表格中风险分配是完全的:60*1%+30*9%+10*17%=100*5%。
收益率是指,1年后获得的名义回报。表格中收益分配是不完全的:60*2%+30*12%+10*25%<100*15%。剩余部分为支某宝抽取的中介利润。
首先,这三种债券都是盈利的,低风险债券的净利润为60*0.99*1.02-60=0.558亿元;中风险债券的净利润为30*0.91*1.12-30=0.579亿元;高风险债券的净利润为10*0.83*1.25-10=0.375亿元,三个都大于零。
由于三种债券都是盈利的,因此可以马上销售出去。支某宝通过销售这三种债券,比如通过基金市场,可以获得100亿元的融资。
一年之后,支某宝通过贷款获得4.25亿元的净利润,同时需要支付三种债券的净利润0.558+0.579+0.375=1.512亿元。那么模式三,即融资放贷和资产证券化,总的净利润为2.738亿元。虽然净利润不如模式二高,但是可以获得100亿元的融资,同时风险完全转嫁给了债券的购买者。
模式三从第二次循环开始就拥有了融资能力,不需要从银行贷款。模式三可以无限循环。每一次循环都是债券购买者借钱给支某宝,支某宝放贷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支某宝从中赚取利差。
模式三本身并不具有货币乘数效应。但是支某宝从债券市场融资,再放贷出去的钱,通过流入银行或者支某宝,就会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总结:金融炼金术就是正常状态,每个人都是获利的。但是风险就隐藏于突发事件中。比如模式一,风险在于准备金率的设置,正常状态是5%就足够,遇到突发状态,大家都纷纷取钱出来囤货,那么就会出现挤兑。
模式二和模式三的风险在于,正常状态是5%的概率收不回来,遇到经济危机,这个比例扩大至10%,模式二和模式三都是亏钱的,模式二会导致银行烂账增加,甚至倒闭,模式三会引发大量的债券购买者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