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悲剧:祝你一路平安!
01
近来,有几件事一直梗在喉头,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不过,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生难免出现尖锐问题,逃得过就逃,这是我们的天性。但逃不过的话,就只能当场处理。
所以在道出这些事实之前,请容许我卖下关子。
02
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然后想想其中的荒谬之处吧:
A 开车 20 公里载 B 去机场,因为 B 要搭乘飞机作一次 750 公里的旅行。分别时,A 可能会对 B 说:“祝你一路平安”。A 的语气显得不自然。
进行到此,似乎一切都正常不过了。但是,这个临别赠言,其实是带有悲伤的讽刺意味的。
因为 A 觉得,近期报导的空难事故太多了,B 此去料定生死未卜,只能祈祷对方「一路平安」。
然而,造化弄人。A 在回家 20 公里的路上,其死于车祸的风险,却要比 B 飞行 750 公里遭遇空难的风险高出 3 倍。
A 对 B 的安全祝福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因为恰是 A 正处在更大的风险中。置身于风险中,A 却对此浑然不察,反而一味地担心对方安危!
看到这,你可能有疑问:究竟是什么歪曲了我们对风险的认知?
03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再来做个练习:
设想下,在一个周五早上,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醒目标题:喷气式飞机坠毁,423 人死亡。你会如何感想——可怕的灾难?
继续设想,在接下来一周里,你起床后,发现报纸再次写道:另外一场空难,442 人遇难。
然后尽可能地想象一下——周五上班途中,你又一次成功地被报纸标题吸引:第三起空难悲剧, 405 人死亡。
截至目前,已经接连出现三起空难,你难道不觉得:飞机事故频繁出现,坐飞机真是一件可怖的事?
然而,你却不能意识到一个致命事实:每周几乎有 450 多人死于交通事故。
每周在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祸的人数,相当于一架喷气客机的载员数,我们却对此漠然视之。
我们不会就汽车的安全性进行任何探讨,因为媒体不会为我们生动地呈现这 450 名死者。
车祸中死亡的人不会上新闻,因为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那只能是统计学上的抽象概念,没有报导价值。
经常发生的事成不了新闻。概率小的事件,一旦发生了往往能产生轰动效应。而新闻报导也许就抓住了这种逻辑。
驾驶汽车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但我们很少过问类似的问题,之所以不会过问,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
毕竟驾驶汽车面临的风险,并没有像媒体报导空难那样,以鲜活的方式呈现给我们。
在媒体的帮衬下,尤其是在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 IP,自带流量,于是我们很难逃脱它带来的焦虑,实时信息可能造成危言耸听。
确实如此。人的大脑存在「认知偏差」,常常会做出不合理的判断,把当下「偶然事件」引申为「经常发生的事」——这是我们很容易犯下的错。
媒体借道热点,我们很容易反应过度,但对于大概率事件,或隐藏的风险,我们常常反应不足。我们的信息渠道可能太依赖媒体了……
最后再举个例子: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乘飞机出行的人数锐减,因为人们害怕飞行。当然,人们还要继续外出旅游,而不是待在家里。
于是他们改为其他方式出游,比如自驾车,但从统计学上,自驾游比飞行要危险得多。
事实上,数据表明,在 2001 年 12 月,有 300 多人由于乘坐汽车、而非飞机旅行导致死亡。
04
媒体们为了追热点,吸引眼球,便会形成一种默契:挑震撼人心的内容讲。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带来流量和关注度。
面对媒体抛来的话题,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接住,以此为「支点」进行思考,然后得出答案,但这样的「支点」本来就不稳固……
一旦大脑成为他人信息的「跑马场」,我们就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见。
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报纸为什么要报导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