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最缺少的一样东西,看看你缺吗?

2018.12.3.霾
葳蕤
01
“这个明星吸毒了,看来明星真不是什么好东西,构建起来的人设往往会崩掉。”
“对啊,我真讨厌这样的明星,还好我不追星。”
看了这两句对话,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问题呢?似乎并没有什么毛病,对吧?可是你再仔细看一下,到底哪里有毛病呢?
“葳蕤,你最近思考了吗?”又到了男神每日审问我的时间了。
“呃,这个,这个,我,我没有想什么东西……”我照例低下头,就像小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一样。
“我跟你说话呢?你低头干嘛?每天不思考都干嘛了?怪不得你看起来晕乎乎的。”男神毫不留情的批评我。
举这两个例子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儿:我们都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记得读小学到现在的读大学,老师总会在课堂上强调: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记得大一的一堂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们自己思考之后给出答案,很多同学看到问题之后,立马拿出手机百度,结合百度的答案解答。
除此,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缺少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像第一个对话,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会认同什么,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
02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让我们的认知更加的接近客观事实,不受他人所传播的信息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么一个发现:在生活中,我们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往往是被预设好了立场,然后被打包、封装投喂给我们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构成我们思维的信息,从源头开始就是有偏差的,我们一直生活在偏见和立场的灌输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天我看到我关注的某个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实不相瞒,我的副业收入是我工资的3倍。
刚看到这个题目,会不会心头一热,咦,我也要做副业,我也想拥有是自己工资3倍的副业收入。
点进去看之后,文章说的是副业收入是自己工资3倍的人往往更加热爱主业。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指引:都想去做一份比主业收入更高的副业,之后也会热爱主业的工作。
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副业比自己主业收入高3倍的人,你的周围有多少呢?你凭什么是其中之一?
03
平时上课的时候,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就发现周围的更多同学都没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家大都人云亦云,大都跟着网络语百度百科上的信息走。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第一个层次是内在。这个内在指的是,构成我们内心价值观、认知框架的资料,也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先是通过观察,获得一个个独立的命题,再通过逻辑把这些命题组合起来,最后得出有价值的理论。
但是我们会发现,按照一个认知过程,大家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的“信念”会受到预设立场的影响,从而干扰我们对信息的解读。
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尽量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用偏见去认识问题,不要先入为主。
第二个层次是信息。信息是我们认识外界的方式,在这个层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获取信息。
针对这个层次,思考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去寻找信息,寻找到足够的信息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
我们应该明白,很多的公众号文章最常见的观点输出是,简单归因,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的话概括了出来。那么,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分辨,学会取舍。
第三个层次是群体,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和我们的社会属性。我们所处的群体,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干预我们。
那么如何避免被群体所影响?
就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内心,问清楚自己“要什么?”
05
为什么我觉得独立思考对大学生很重要?
在我的心里,一个现代的大学生,独立思考是其最基本的能力。
可是,即使是在985高校里,在我的同学群里,我还是看到了很多的同学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往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这个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希望你有。
葳蕤|985高校管理学学士在读,小说《终有绿洲摇曳沙漠》已上架咪咕阅读、网易蜗牛阅读、百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