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悼念陈忠实时也请多些反思

2016-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剑言闲谈

在悼念陈忠实时也请多些反思

文/张剑

4月29日7:40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白鹿原》是陈忠实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4月29日央视)

第一次接触陈忠实的作品,是在大学期间的《现当代文学》课堂上。主讲的任课老师通过对其代表作《白鹿原》这部作品的浅要分析,让我瞬间迷上了陈先生笔下的关中平原,以及在那片土地上绘就的民族史诗。当课后我找来原著认认真真的看过后,才惊愕的发现,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不但体现在它巧妙地将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稳定与混乱衔接在了一起,更在于它通过整体性的事件描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照民族灵魂的切入点。

尽管在文学领域,评论家们对《白鹿原》的评价从来都褒贬不一,但有一点至少是肯定的,即他对文学痴迷的热爱以及对作品内容的尊重。了解文学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完全是以农民作者的身份开启自己的文学旅途的,其作品能达到后来的高度,个中经历的曲折与辛酸,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陈忠实的成功,来源于他不懈的创作尝试和对文学的痴迷追求,也来源于他独特的农村生活体验,正是有了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使得他能够将个体生命的体验通过文本的叙述升华成卓越的艺术表达力。但反观当下的文学现状,作品数量虽然无比客观,但在质量上却难称“上乘”。一些文学写作者在喧嚣社会的影响下,早已放弃了自己内心的文学坚守,作品原型也不再遵从于现实,反倒是以闭门造车的方式凭空捏造,此番背景下,我们的文学作品虽然表现出了量上的巨大繁荣,但速生的东西往往也是速朽的,量的提高却并没有改变质量堪忧的沉重现实。

更大的担忧还在于,在这个快阅读的读屏时代,陈忠实的离去固然可以将我们的关注点拉到文学作品的关注上来,但当舆论的焦点褪去,又会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来,去细嚼慢咽那数十万字、甚至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呢?试想,当一个作家潜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最后只在一个小圈子(搞文学的圈子)里传阅,这对文学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再者,我们是否也该问问自己,问问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对文学创作者们又提供了怎样的创作条件,在知识产权上,对他们的作品又抱有了怎样的尊重态度?这些,其实都是应该反思的。

斯人已去,其作品长存。陈忠实的离去,固然是文坛界的一大损失,但如果各方对他的纪念都只局限在回忆性或追悼性的文字上,而不以此而切入点去反思当下文学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并身体力行的作些改变,那么,这样的哀悼与追忆便终究只会流入肤浅,从而给文学本身带去伤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