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开微信的实验报告
社交类型有两种,加法和减法。我喜欢减法。
##**实验前状态**
大概从14年开始使用微信,它是我最主要的近乎唯一的社交工具。
3月份临近项目结束的日子,在工作中微信作为沟通工具的功能逐渐降低。
我已经近1年没有使用朋友圈,偶尔会点开某个好友的朋友圈,翻看一下他/她的动态。
##**实验导火索**
看了一个主题是远离社交网络的演讲。演讲者从未注册使用过任何社交账号。印象比较深的观点有四个:
1. 越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的人,越孤独寂寞;
2. 使用社交网络会使我们更容易焦虑;
3. 使用社交网络使我们的时间更加趋于碎片化,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的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
4. 只有稀有、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市场追捧,所以寻找创造价值的途径,而不是梦想通过社交收获成功
演讲结尾很有意思,演讲者说,Some of you might disagree,some of you might have scathing but accurate critiques of me and my points,and of course,I welcome all negative feedback。
I just ask that you direct your comments towards Twitter.
##**实验目的**
看完那个演讲后,我瞅了下微信联系人列表,从A到Z,三五百的总数,但是最常联系的不多。
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是不是也能离开微信这个社交网络,简化我的生活呢?
Why not?Just do it
##**实验关键节点**
1. 回应惊讶
在朋友圈告知大家要做个小实验,离开微信。刚刚卸载,好友发来短信问我,“你怎么啦?为什么不用啊?”。“没事啊,就是想试一试不用微信会怎样,嘿嘿”
2. 焦虑
卸载微信的那晚,想到如果明天工作的时候同事用微信找我,会不会耽误事情呢,这种对未发生的事幻想出的焦虑,萦绕在脑海里,然后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风平浪静。第三天,也没有什么情况。我开心的想,太好了,可以脱离微信了。
3. 回应质疑
“可以加一下你的微信吗?”
“我不用微信。”
“啊?怎么可能呢?”理发店小哥惊讶而尴尬地笑了笑。
“难道是工作性质不允许吗?”额,什么工作不便加微信呢,难道是总统保镖。。。
“你这么搞别人可能会误以为你不想加人家微信,而不是你不用”一个学长好心地提醒我
“无所谓啦,既然不信任,也没必要解释那么多吧”
4. 面对不便
离开微信,已经近乎20天。我开始计划为期5天的厦门之行。由于没有约到玩伴,所以只好一个人去喽。想要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我在爱彼迎上定了4家不同的民宿。民宿老板都很热情,下了订单后,不约而同地给我留言或者打电话提醒加一下他们的微信,方便分享旅行建议。我回答最近没有用微信,建议电话或者继续用爱彼迎联系。
5. 下回微信
到厦门的第一天下午,去海边看日落,刚好遇到了两个来自南宁的大二女生,我们仨一起拍了好多照片。拍照容易,传照难。
不久前,别人帮我拍了几张照片,他给我发邮箱,结果一直没有收到。鉴于这样的经历,我们还是约定用微信传输。
于是,我又下回了微信,和两个小可爱加了微信好友。道别后,微信里也再没有聊过啦。
##**实验结果**
2.27日-4.10日完全脱离微信
1. 与朋友、亲人电话联系或者见面交流增多;
2. 更多的时间看书、做饭、看电视或者跑跑步;
3. 在工作中更容易产生“心流”,不被打断;
4. 伴随部分的不方便和疑问,需要应对;
5. 脱离微信永远在线的状态;
6. 由于工作原因,最近又回到了微信,删除了近乎一半的微信好友。
##**实验总结**
微信本质是一款社交工具。
一款社交网站是否会在用户群体中爆火,与它所以能传递给用户的价值密切相关。除了最核心的基本功能,它还会试图提供给用户情感价值,以提升用户粘度和留存率。拿微信来说,它既有实时通讯等基本的功能,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朋友圈、关系网,此外,还能够作为其他平台的流量入口,帮助用户快速使用其他功能。
对我而言,微信里上传文件、分享信息的功能,还是蛮重要。除此之外,我更愿意一直保持离开。面对面的交流或者电话里的寒暄,远远胜过微信里你一言我一语。
##**其他**
社交网络的诞生和发展旨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但毕竟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邓巴数再大也就150。
不久前,听到一个朋友去世的消息,葬礼只通知了亲属。上次联系她,是在去年冬天,在微信里和她说了晚安。然后一直没有联系过了。总觉得联系一下不是很方便嘛,人就在微信里。
再点开她的朋友圈,只看到签名栏里写到,能自己扛就别声张,矫情的样子并不漂亮。
可视时限,“仅三天可见”。
我忽然在想,微信的聊天功能究竟是拉近了彼此关系,还是扩大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微信的展示功能究竟是帮助别人更好地认识了这个好友呢,还是仅仅看到了他/她希望你看到的样子?
不知道她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做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憾,过得是否开心,穿刺的疼痛又是怎么熬过去的。我只记得在蝉鸣的夏夜,淡淡的花香氤氲在空气中,我们几个人如风般奔跑在马路牙子上,跑累了,放慢脚步,走着笑着,昏黄的灯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晚聊了些什么呢,大概没有人记得,只觉得那是份无忧无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