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

11月4日,周五,《荣枯鉴》之示伪卷八:辩伪之道

2022-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太阳煜炎_王冠华

    2022年11月4日,农历十月十一,星期五,早上7点,准时起床。

    今天介绍《荣枯鉴》第八卷“示伪”。


    【原文】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译文】

    没有虚伪就没有真诚。真诚不忌惮虚伪,虚伪不能代替真诚,怕就怕在人们不能把真伪分辨出来。

    虚伪得不到位,会给自己招来祸患;真诚得无所忌惮,就会让人生厌。顺从上级的,即使虚伪也不会被认为有过愆,违逆上级的,哪怕真诚也是一种罪过。请求别人,最忌讳直来直去,委曲才能达到目的。拒绝别人,最忌讳公开表示,婉转才能万无一失。

    仁义与否,取决于忠诚,君子的仁义就在于不抛弃故旧。行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仁义,小人行事,不怀感恩之心。君子身处困境,也不会惑乱别人,小人一旦显达,就会背弃他的主子,这都是虚伪的缘故,与其身处困境或是显达没有关系。

    不拘泥于世俗礼节的人不会虚伪,事情已经变糟却还遵守诺言的人并非诚信。情况一有不同,人的性情就会发生变化。

    【简评】

    《荣枯鉴》“示伪”篇讲述的是辩伪之道。冯道认为,古代官场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对手多而朋友少,要想保护好自己,就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给自己戴上一张面具,自己要假;二是看穿对方的虚伪外表,认清对方的假。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暗算。

    第一节讲的是“真伪并存、贵在明辩”。冯道认为,混迹官场,应当善于分辨真伪。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小人行事往往表里不一,正所谓“满口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所以真伪一定要分清,不然就会后悔莫及。

    第二节前段讲的是“十分虚伪、八分真诚”。真诚和虚伪要做到何种程度才能安然无恙呢?按冯道的看法,应当是十分虚伪、八分真诚。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人都是憎恶虚伪的,所以就不能露出虚伪的尾巴来,否则,除了憎恶自己外,还会让对手对自己提高警觉,这样就难以顺利地利用虚伪达到获取私利的目的;另一方面,人人都喜欢真诚,但也不喜欢别人冒犯自己,所以真诚可以,但要注意有所保留;当看到别人的不足或错误时,就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否则就会招来厌恶。

    第二节后段讲的是“求人须曲、拒人宜婉”。冯道认为,不管是请求别人还是拒绝别人,都应当婉转委曲,切忌直来直去。如果求人时过于直接,自己就会显得很卑贱,会遭到别人的鄙视,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相反,以委曲的方式求人,能够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敬,就有利于心想事成;如果拒绝别人过于直接,则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让人怀恨在心,这完全是一种树敌的做法,实不可取;相反,以婉转的方式拒人,即使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帮人,也能赢得他人的谅解。

    第三节讲的是“君子怀恩、小人负义”。地位改变后,君子和小人对待故交的态度是不同的:君子困穷心不改,小人一阔脸就变。在冯道看来,真诚或者虚伪,与君子或小人身处困境或是显达没有关系,不管态度如何,他们都是虚伪的,就连君子的仁义,也值得怀疑。

    第四节讲的是“无礼者真、守诺者伪”。在冯道看来,礼是针对俗人制定的,其本身也可以说是俗的,但是,真诚的人的心是真诚的,所以用不着以俗礼来限制;事情已经背离了原来的诺言,如若一个人却还坚守着约定,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表面上守信的人,内心却不一定真的就讲诚信,他们往往想籍此显示自己有信用,从而达到更大的目的。这种人非常虚伪,令人厌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