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薛π”经济学社群刊

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政府和官僚体制的?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18人  一个心理咨询师
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政府和官僚体制的?

最初开始时总结人类面临的四大约束: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互相协调。这部分是政治法律模块,主要说一群人在一块做出决策时,要遵循的经济规律。

专门研究非市场决策问题的学派,叫公共选择学派。首先介绍一下创始人,然后是学派主张。两位创始人是乔治·梅森大学的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

二人都是芝加哥大学毕业,布坎南是个非常勤奋的人,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关灯,别人给他写信、请他批评论文,他总是当天就回信。写作也非常勤奋,从他出全集20卷就,能看出来。

图洛克是位天才,有海量的阅读,且记忆力超人。大部分作品不是写出来的,是通过录音机口述出来的,说完基本定稿。

接下来是这门学科,主要讲什么呢?它是去掉浪漫的政治学。过去人们常常对那些有远大理想的机构、非盈利机构、政府,抱有许多浪漫想象,认为他们的领域,经济学规律不适用,因为那里追求的不是交易、金钱、利益。

他们会说:“没错,我也赞成市场经济,人是会追求利益的,但这个领域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理想。”这种说法,公共选择学派的学者不买账,在他们听来就好像说,“我相信牛顿定律,但牛顿定律,在我家厨房不适用”一样,说不过去。

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是要把经济学研究人们在市场当中行为的方法,逻辑一致的用到非盈利机构活动上面去。这种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政府和官僚体制的?

第一个人主义主观价值观。是说任何决策都是由个人做出来的,集体不会做决策,根本就不存在集体意志这一说,有的只是在集体当中活生生的个人。

第二动机主导论。不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内部,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不变,我们只要仔细地分析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处于什么样的制度约束下面,我们就能够分析出他的行为,合理地解释他的行为。

第三人的偏好、主张、观念、思想具有外部性。我们知道物理资源、产品、服务具有外部性,我们在讨论科斯定律时,也有过这样的例子,我家的高楼挡住了你家的视线,我家排出的黑烟污染了你家的空气。

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人的观点、思想、言论也有外部性,在一个集体当中人们所传播的思想不仅可以满足他自己的欲望和偏好,同时也会对别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公共选择学派关注,这些个人言论和观点对社会整体造成的影响。

问题: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公共决策,可以通过投钞票和投选票的方式完成。那么钞票和选票两种方式。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投选票,每个人权利相同,一人一票;用钞票,每个人的权利不同,钱多的权利大,钱少的权利小。

钞票花自己的真金白银,需要付出代价,会考虑收益,选择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而选票是自己的权利,投与不投,没有成本。

而且每张选票对选举产生的影响几乎是零,投票者更倾向于表演,会投投彰显自己品格的项目,而不去问政策导致的经济后果。

总结:用选票来投票,只能反映投票人意愿有无,不能反映意愿强弱,而钞票意愿强弱会被精准地反映出来,并被加以计算。

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政府和官僚体制的?

官僚体制的经济分析

这部分说官僚体质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学派研究非市场的决策,它们是生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机构和组织最大特点是它的行动不以钱为导向。

注意:这里的官僚机构是中性词,它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机构或组织:

第一,这个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所获得的收入中,直接分配收入。就是不管机构收入高低,雇主和雇员的收入都不受影响。

第二,这个机构至少有一部分的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运活动,钱是从其他地方划拨过来的

这种机构叫官僚机构,用这个标准,政府当然是,私人机构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等也有这样的特征。

当然这里的人也有约束,比如不能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同部门的调动也需要特殊批准,不像找工作。

第三,每个官僚体制下的人,绩效评估基本由上司决定。由于机构不看钱,所以个人绩效评估就看钱以外的标准,标准的拿捏由上司说了算。顶头上司如何看你,对前途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官僚体质不追求钱,追求什么呢?图洛克在《官僚体制的政治》中说,官僚体制工作的人有许多上司,离他越近对他影响越大;离他越远哪怕职位更高,对他的影响也越小。

一个科员,顶头科长对他有很大影响,但离他很远的官员,哪怕是省长,对他影响可能也不大。因此每位官员都会把官职比他高,但离他远的人看作跟自己职位相等的人。

每个人都要取得他上司的认可,那上司追求什么呢?他们不能直接追求金钱,会追求金钱以外的其他,包括办公津贴(perks)、权力(power)、照顾下属的机会(patronage),三个单词都以P开头,简称3P。

官僚体质还有个特点,它内部的信息传递是一层层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有大量失真。比如每个领导听20个人报告,工作满了;这20人只能听另外20人报告。一层层发展下去,最后金字塔上的领导根本不知道下面的人在干什么。

由于绩效和钱没关系,所以人们会产生不一样的行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野心非常重要,希望比别人做得好,才会有成就。

但有些官僚体制恰恰把谦逊当作重要指标,比如宗教物质,能升迁必须是个非常谦逊的人。一个聪明又有野心的人发现身处官僚体制,想升迁就会比别人格外谦逊,而没有志向的人,反而会大大咧咧、沾沾自喜。

官僚体制不跟金钱挂钩,追求更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人们就倾向认为,每个人的每件事,都在推动社会的远大目标。但在体制中要存活、发展,必须得到上司的认可。

所以每个决定都是两难,服从上级意愿还是服从远大社会目标,会有冲突。假定两种人,一种理想主义,把社会目标放第一;另一种现实主义,把上司意愿放第一。结果怎样?

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服从上级意愿的人,才能在一次次筛选中活下来。要成为伟大的科长,先要成为科长。

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政府和官僚体制的?

所以不管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是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愿望,追求什么理想,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能剩下来的就是想法、经验、态度非常接近的人

问题:任何政府官员都有服务社会的雄心,这跟他要升迁的目标,怎样更好地结合起来呢?

政府部门要为民办实事,首先要清楚自己追求的是说话漂亮,还是事情被扎扎实实地办成了。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重要,要把事情办了,有时就得讲究妥协和折中。参考范例曾国藩。

谢谢欣赏,观点来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