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绩效评价,城市体检你也可以了解下
文章来自:绩效评价公众号
中国绩效评价网
“城市体检”是空间大数据服务于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的具体应用,立足于多元空间大数据与业务模型资源,依托先进的空间分析与挖掘技术,实现多级管理单元的城市区域现状评估,最终为解决城市区域精细化管理问题献计献策。
先看一下伦敦的城市体检:
在城市体检评估方面,伦敦一直走在国际领先水平,从2005年起每年都向社会公布伦敦规划的《年度监测报告(Annual Monitoring Report,AMR)》。
监测指标体系是城市体检的核心要素,因此历版伦敦规划都会结合市长的施政思路,对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2011版伦敦规划将此前的28项监测指标调整为了24项;在目前编制的新版伦敦规划草案中,出于市长对社会问题、规划申请等方面的关注,目前只明确了12项战略指标,其他指标还在研究当中,未来将随着新版年度监测报告(AMR)一同发布。
目前最新的年度监测报告(AMR)是2018年9月发布的第14版年度监测报告(AMR),监测了2016-2017年度的规划实施情况。因为2016-2017年度仍然执行的是旧版伦敦规划,因此年度监测报告(AMR)仍然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监测指标体系,监测了旧版伦敦规划的6个发展目标、24项监测指标。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国际一流标准,结合北京实际情况,统筹各类规划目标和指标,初步建立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评价指标体系。与伦敦类似,北京的评价指标也是围绕着“四个中心”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城市病治理与人居环境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治理以及和谐宜居之都社会满意度评价七个方面展开。关于具体指标,在数量上,北京共117项评估指标,比伦敦的24项监测指标要多得多;在内容上,伦敦多关注新建项目,而北京是对全市总体层面的体检评估,因此在规划实施中有着更为全局的指导作用。
和北京一样,伦敦的规划实施是通过核发许可的方式进行管控,因此这24项监测指标很多都在建设单位申请许可中直接取得。如,开发商拟建设住宅开发项目,需要明确建设项目是否利用存量用地进行建设,是否占用开放空间,开发强度和所在区域PTAL数值的关系,是否配建了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等。各区政府在接到许可申请后,将核实填写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在核发许可后,会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大伦敦市政府建立的伦敦发展数据库(London Development Database,LDD)。每年大伦敦市政府会对伦敦发展数据库(LDD)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梳理,如果其中有异常数据,会要求区政府重新进行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挂职交流期间,就遇到大伦敦市政府发现某个区申报数值远远高于其他区的情况,要求该区政府重新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核。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区政府仍然是校核数据准确性的责任主体,大伦敦市政府只是甄别其中明显异常的数据,并不会对数据的精准性负责。
北京的情况比较:
北京和伦敦在获取数据方面差距较大。正如此前分析,由于伦敦主要关注新建项目的指标,而北京指标更为宏观,因此仅仅通过分析申报许可数据是较难得出结论的。一方面,北京市统计局负责建立了城市体检评估数据采集平台,另一方面,还采用了满意度调查、大数据平台等方式,使得体检结果更加准确、立体。
由于监测数据是围绕规划实施服务的,因此根据规划实施对数据需求的不同,大伦敦市政府也会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式进行研究。除了5项指标仅为单一的分析外,其余19项指标或是与历年情况进行纵向分析,或是反映在空间上对各区情况继续横向比较。具体列举如下:
可以看到,对于全局性的指标,如经济发展类数据,数据分析往往关注趋势的发展,为研究未来政策导向提供支持;对于项目类的指标,如对建设项目的许可,数据分析往往关注规划实施对城市造成的利弊影响,可以进一步厘清责任,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
例如,在年度监测报告(AMR)中,关于住房供应指标的分析,就是对各区的任务完成进度进行了横向比较,部分区超额完成了任务(完成了任务总量的229%),而部分区则完成了15%的任务,这就为今后市长决定是否召回该区的项目提供了参考;关于小学每班人数的指标,不但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直观看出教育资源分布是否平均,也可以在纵向上进行趋势观察,例如2009年到2017年间小学每班人数从27人上升到27.5人,确定制定支持教育设施建设相关政策的缓急程度。
相对于绩效评价,城市体检你也可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