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想到并看到了尼采
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一、明白重要的持续的精神事件对一个人有彻底的影响
二、通过自我独特地抄写、组合、编排、重组性解释,加强内部的逻辑的繁性与明性
三、从中获得无尽的自我培养与发展的启示
四、强化一种完全个人化极度独立自由的发展观——诗化独语
简扼之:影响因素点、逻辑神性、发展启悟、强个体化发展
亲人接连的死亡,(使尼采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
重组性解释:自我精神底层无朽灰色之阴暗
祖母关于其波兰贵族家族史的灌输对“尼采贵族情结”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重组性解释:从情结中喷涌的伟大思想
尼采曾经这样讲述他的童年:
“那一切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的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地思考。”
重组性解释:“生命性”对天才过早的袭击
在尼采的成长过程中,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后来终生保持清教徒的本色,“犹如石雕一般纯朴”,→这对他日后的成长和学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组性解释:纯朴的精神里有张牙舞爪的石雕
在普夫塔中学期间,他除了“理智有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感情生活的寄托。
重组性解释:被“生命性”塑造而趋向于本体深刻直观
尼采不喜欢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公式,也不喜欢实证哲学以及阅读福格特和毕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同时他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而且他从未没有想过要过一种安宁舒适的生活,所以:
他不会对有节制的欢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
重组性解释:“不喜欢”导向一种异端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尼采热爱古希腊诗人,崇尚希腊神话中各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并把他们巧妙地同德意志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重组性解释:趋向近处的巧妙领悟性移植力
尼采还在校学习时就深深体会到精通和弘扬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充分地体现在他对古文字、文学,古典主义艺术的热爱。
重组性解释:个体化沉思诱发个体化痴迷
他认为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他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那时,尼采非常困惑:为何像叔本华这样的天才会被现世所抛弃,其伟大著作为何只在书架的偏僻角落?
重组性解释:极端的执着者有极端的精神激动
在途径法兰克福时,他看到一对军容整齐的骑兵雄赳赳气昂昂地穿城而过。突然间尼采的灵感如潮水般涌出:
“我第一次感到,至强至高的生命意志决不表现在一种悲惨的生存斗争中,而是表现于一种战斗意志,一种强力意志,一种超强力意志!”
重组性解释:
对尼采之领悟方式:精神思想内倾内化至深而神通于外界
对尼采语:意志表现在意志中↹精神表现在超精神中
第一篇《告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以施特劳斯为例,批判了庸人型的学者。……认为“普法战争”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
重组性解释:作为靶子的理性与非理性、政治精致的“利己性”
第二篇《论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指出生命因历史的重负而患病了,呼吁解放生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
重组性解释:文化者,化人之精粹生命也。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与此同时,尼采也进入了创造的黄金时期。
重组性解释:民间的黄金意义
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全部的事实都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他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重组性解释:对自我伟大性满腔热血的自信
超越世相与表象真实之本体真实
自神秘性和“深”而发出无限丰富性
超越疾病式痉挛思想后别开生面的舒展
智慧源于聆听
思想就是文化,文化左右了世界。
在《善恶的彼岸》与《道德的谱系》这两个集子中,尼采希望摧毁陈旧的道德,为超人铺平道路,但是他陈述的一些理由却难以成立。此外,这两个集子中所阐述的伦理学的体系还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充满刺激性的夸张”。在尼采发疯的前夜《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瞧这个人》、《尼采反对瓦格纳》一气呵成。它们写得标新立异,很有深度。但同时这些书也具有闻所未闻的攻击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嘘。
重组性解释:在通往伟大性的途中要顽强承受伟大性的毒辣性
(以上资料均摘自搜狗百科)
今天我得到的最为伟大的启示:
在走向教学楼的过程中,我臆想着自己某天考上北京大学的情形,一定在要在QQ空间晒出被北大录取的通知书,发表这样一句奇异的感慨:我漫长的科举之路,24岁才考上北京大学,实在没有办法与那些天才相比,尼采24岁时已经成为世界级名校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了,海子24岁时已经做出了一生中最杰出最辉煌的成就,而在24岁的两年之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这时我突然有点不确定,尼采是不是24岁就当了教授呢?我打开了手机,进入了搜狗百科的页面,读着上面关于尼采的介绍,不知怎地,今天我对这些文字十分有感觉,我从中感到我思想的根须在伸展生长。我心里生出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的冲动。说是抄下来,但意义并不仅仅在抄,近来,我已经发觉自己在抄写中所能生发酝酿的精神思想状态是多么辉煌。正如曼德尔施特姆所言:“黄金在天空舞蹈,命令我歌唱。”到了某间教室,我把一只手机竖在眼前,拿着另一只手机打起了字。——为了自我发展,我购置了两部手机。一开始,我就仅仅是抄写,并没有想到其他的,抄着抄着,我就突然看到了这件事的丰富的黄金意义。逐渐地,我完善了我从事这项劳动的目的,形成了运作的框架。在某些细节处,我完完全全捕捉到思想的“点性深刻”与“点性顽固”,这实在让我激动不已。我还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领悟了收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独特解读是什么意义,而且也着实诱发了我再一次捧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兴趣。
当我追根溯源地去想自己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果时,我惊异地发现,竟然那尽头竟然是脑海中荒诞不经的臆想。对于臆想考上北大这件事,我并不把归结于自己的虚荣心,我真实诚心地说出它,也是为了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朴性和真诚性。它的存在,让我想到范美忠老师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本质独特性都是创造的资源。当然还有吴文冰老师的一句话:顺势而为的无限可能性。对一个思想极为敏感丰富的人来说,时刻保持“想”十分关键,因为即使一个龌龊的思想也具备就引发伟大思想的可能性。
总结并深深感悟自己看法和观点的源流,是很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