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

【抗日战争时期,虚云老和尚在重庆主持”救国息灾法会”,成都佛教界推举昌圆老和尚和袁焕仙居士到重庆去礼请虚云老和尚到成都说法。
袁先生在禅宗上是一位有见地,而且还颇有英雄气的人物。他顶礼虚云老和尚后就呈本份作略,说:“成都参禅的有三种人需要救:一种人认为悟后必修;一种人认为一悟便了;还有一种人认为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请老和尚垂慈简别。”
虚云老和尚的回答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后来大家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叉开了,没有下文。
袁先生当时就来信给我介绍了这些情况,看这封信时,大愚和尚也在场。大愚和尚说:”袁老居士的问话问得好,虚老的答话也不错,但虚老作为一代宗师,似嫌下刃不紧。若是我,就会问袁老居士,你是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呢?这样才会狭路相逢,各呈手眼。”
大愚和尚在宗门中也是很有见地的人,他感到虚云和尚应机不紧。】
以上是贾题韬居士文章中讲述的一段故事。
贾题韬与袁焕仙同是四川维摩精舍发起人创办人,袁后来因贾说他给人印证,是萝卜印子,十分恼怒,随与之分道扬镳。
闲话放过,且说故事中大愚和尚认为虚云下刃不紧,错过了接引袁的禅机,我则认为,虚云的回答恰如其分。
袁说的三种现象,都是未悟而说悟后事,恰如《圆觉经》所说,“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
既然都是梦里说梦,肯与不肯都无意义,对他们最恰如其分的开示,莫若“天下乌鸦一般黑”,因为彼此彼此,无有高低,修与不修都是两边事,以此告诉人们,放下妄想,顿歇狂心,那才是参禅行人的本分事。
袁分别三种情形且不能抉择,表面上是向虚云请教,其实是自己心中未了,且有为虚云和尚设陷阱圈套的嫌疑在,虚云自然不会上当。
如何降服此未了之心?《金刚经之大乘正宗分》这样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虚云慈悲,看破不说破,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表明如是晓了莫分别,众生本来都成佛。袁不解其意,禅机不显,虚云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随顺众生的题中应有之意。
虚云一代宗师,心明眼亮,牛不饮水强按头的事,他不会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