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试标准流程梳理
关于测试标准流程梳理
前提:以下是个人测试的经验,和对测试的理解,参考环球测试流程。
遵循原则:
1.测试过程,高效率,低成本,完全闭环。
2.项目质量的高保证。
3.可以有效的推动项目进度和按时交付。
下面就主要围绕这三点出发,阐述测试标准流程
一.测试标准流程
项目基本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2099/1824a8950ba5298a.png)
根据项目流程看测试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2099/77cb500c5d709f27.png)
测试流程包括:
测试第一阶段:测试前
需求评审(提前需求预览)---> 测试工时评估 --->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用例内审 ---> 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第二阶段:测试中
冒烟测试 --->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需求方验收A(产品验收) ---> 联调测试(集成测试) ---> 回归测试 ---> 需求方验收B(产品验收) ---> 预发布测试 ---> 生产测试 ---> 业务验收
测试第三阶段:测试后
发布版本bug复盘 ---> 规避手段
二.每个阶段的详情分析
1.常规需求评审
测试工程师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是否满足测试需要,包括但不限于:
业务背景;业务流程图;业务细节规划;业务原型交互;业务容灭方案
2.测试工时评估
测试用例评估组合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部署,测试数据准备,冒烟测试,测试执行(功能测试,回归测试),缺陷报告与跟踪,测试报告编写等
评估方法:开发时间的百分比;功能点评估;经验评估
3.测试用例设计
目标:可读性;用例可替代产品文档
基本规范:
结构划分:产品业务。如crm,erp。模块,如crm红包活动,卡劵模块。功能点,红包活动和红包活动禁用。
用例构成:
功能模块,用例标题,前置条件,优先级,执行步骤,期望结果,备注。
用例级别:
冒烟测试用例:确认软件的基本功能,通过率不能低于80%
功能测试用例:基本功能,边界值,字段校验,确认测试
异常用例:字段错误校验,错误边界值校验,功能异常场景,功能失效场景。
4.测试用例内审
此环节为非必要环节,根据需求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
目标:测试用例的结构合理性,可读性,场景覆盖完整性。
5.冒烟测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2099/1af3fe255cd23df7.png)
冒烟测试时需求准入的的评估,是对研发质量的初步衡量,确认需求基础功能是否正常使用,从而确定测试后续工作。
冒烟测试用例是整个用例的部分用例集;必须通过率80%以上;提供冒烟测试报告
6.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整个测试最主要的环节,bug产出和风险较高的阶段。
测试每天的进度,缺陷风险需要已邮件或其他方式发送;
7.性能测试
非必要环节,根据需求进行评估
是否核心业务场景或者接口;是否限量秒杀限时抢购;是否大批量高频率处理数据的业务
介入最佳:冒烟测试之后,或者功能测试之后。
8.需求方验收(业务)
验收方式:共同验收或自行验收
验收时长和反馈的缺陷需要在一个工作日有结果
9.联调测试
非需要环节,根据需求是否在多系统联动。
需求项目管理人员提前协调人员,什么时候进行联调测试。
10.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目的:代码合并可能带来的缺陷;测试需求实现的正确性;系统整体的正确性。
需要执行回归测试用例,回归测试时间控制在2h之内。
11.预发布测试
保证预发布的数据和生产数据完全相同。着重验证应用环境,运维配置,外网环境带来的缺陷。
关注:业务场景是否生效,缓存已经数据兼容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此确认功能测试缺陷高发的业务场景;验证需求依赖数据的变更,环境以及业务场景可能带来的问题。
上线前的代码发到预发布,测试人员最终测试,如有必要通知产品已经业务方再次验收
12.生产测试及维护工作
目的:发布的代码正确发布到生产;需求生效;系统稳定且没有错误。
测试的结果需要通知项目管理和相应的人员,让项目管理通知业务方验收。一天内关注生产数据以及项目错误日志
13.复盘
包括:故障描述;评估结果;根源分析;改进措施和计划。
目的:总结项目的质量情况,包括时间节点;测试环境bug和处理实效;生产出现的bug等级及其解决时间,怎么避免技术手段计划实施情况;项目的启发。
测试过程checklist: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2099/667755db0cfc007b.png)
1.检查提前确定测试范围以及提测时间和测试方式
2.检查评估工作量,确定测试周期,确定测试重点以及测试策略
3.检查编写测试用例,以及最终用例邮件输出
4.提测质量是否合格(冒烟测试通过率提测文档等是否提供,是否交付文档(概要和详要文档,接口文档)
5.检查测试是否全面(功能,系统,性能,数据兼容和版本兼容)*检查历史版本是否有影响
6.检查是否有遗留bug和问题确认清单
7.检查日志文件或调试文件是否清除
8.检查发布分支,发布版本号,上线准备的数据
9.检查最终测试报告邮件发出(bug执行情况和最终测试结论)
① 覆盖所有需求及其测试情况
② 明确测试报告需要邮件通知的人员
③ 必要情况下标注接口变更及测试情况
④ 说明遗留bug情况
10.检查是否有“发布通知”邮件
发布checklist:
1.发布前代码是否编译
2.在此确认同步master代码
3.发布成功后一天,开发是否合并master
4.代码命名是否规范
三.总结
1.测试过程的标准化在测试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能提高测试人员的测试专业度,且能有效的提升测试的效率和项目的质量。
2.测试活动在整个项目当中起的角色相当的重要,能规范项目内的人员工作是否标准化,且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3.测试的动作,可以理解成破坏性性质,对项目需求的破坏性实验,暴露错误的地方,提升团队标准化,提供全员对项目质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