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是他们都缺少了一堂课:生命教育

2024-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娟子的随笔感悟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的公众号,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上周末,我们这里两个中学的初三学生先后跳楼了。一个已经不在人世,一个还在医院ICU住着,生死未卜。

他们的父母,哭得肝肠寸断,那场景,怎一个惨字了得!

同事小张她儿子今年也是读初三,不爱学习,天天逃学、装病、打游戏,以前她也为此伤透了脑筋,孩子他爸打过骂过,无济于事。

听说了跳楼事件后,小张心有余悸,说:“以后再也不逼孩子了,考不上高中就考不上吧,认命了,只要他好好活着就行。”

是的,只要活着就好!

当悲剧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心理承受能力太轻了;打不得骂不得,到底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原本我也认为:孩子们的心理太脆弱了,但在看完《生命教育7堂课》以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不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是他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堂课,这堂课就是生命教育。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和满满的爱意,又有哪个孩子会天生心里脆弱呢?

每个孩子都在他们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后长成什么样,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曾经听过一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我们还听过一句话: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想到了无数的教育方式:兴趣爱好、性格品质、学业提升

但却唯独少了生命教育,而它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了生命教育,一切的教育都是浮萍。

故事中的孩子们,真的因为学业太重、压力太大才跳楼的吗?

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父母是否是“推波助澜”的“凶手”。

或许这么说,对于父母来说有点残忍,但这一桩桩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去反省。

学业重、压力大,是表象,哪个孩子的压力不大呢?

当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业时,作为家长,我们是否有站在孩子身边,支持他、鼓励他,跟他一起去面对他眼前的困难;

当孩子成绩偶尔有下滑的时候,家长们给到孩子的是指责、抱怨、打击,还是一个温暖而又坚定的拥抱;告诉孩子:没关系,妈妈跟你在一起!

陪伴孩子的痛苦,比陪伴孩子的快乐更不易,但却更重要。

在孩子最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在他身边?

当孩子内心有了情绪,你是觉得“那都不是事儿”,还是会耐心的去听他倾诉;

很多青春期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大了,什么话都不跟我们说。

那么,在不说的背后,家长们是否有去考虑过原因:孩子们为什么不说?

可能每次想说的时候,都会被你打断;

可能每次想说的时候,你却心不在焉;

可能每次想说的时候,换来的都是被教育。

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泄,也没有从父母这里得到更好的安慰和陪伴;

情绪就像小魔兽,积压在心里太久,一旦达到临界点,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

所以,孩子还需要的不是一张对他讲道理的嘴,而是一双愿意倾听他诉说的耳朵。

当我们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对孩子的生命说“是”。

允许孩子慢慢来,允许孩子做自己,让树成树,让花成花;

允许孩子充分地感知自己的生命。感知它的独一无二、充足丰盈;

允许孩子活在当下,诚实地做自己、爱自己,体验到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所以,从父母开始,每个人都需要好好学习生命教育这堂课,父母活出怎样的生命状态,孩子就活出怎么样的生命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