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牧是何方神圣,在《三国志·蜀书》里,传记能排在刘备之前

2021-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翰林冷知识

《三国演义》让三国这段本该沉寂的历史,成为大IP,出现在各大影视剧和游戏之中。而这段历史的正史《三国志》,也蹭了热度,被很多人熟知。

但是,仔细看《三国志》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魏书》的第一篇是曹操的传记,但《蜀书》的第一篇却不是先主刘备的传记,而是刘二牧的传记。

▲三国形势图

这刘二牧到底是何许人也?

刘二牧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指的是刘焉和刘璋。

在大汉朝,听到这个姓氏,就知道不简单。刘璋是刘焉的第四子,刘焉往上捯,先祖可以追溯到汉景帝第五子鲁恭王刘余。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至于皇帝刘协,则可以追溯到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这一支。

▲老哥仨儿

至于刘备,出道是卖鞋,血统是自称的,至于真假,有点不太好说,史学界两种说法都有大咖支持。

刘焉和刘璋这爷俩儿,尽管名气没有刘备大,但也是一方军阀。

刘焉作为皇亲国戚,先是当了中郎,一步步爬到了冀州刺史的位置。后来,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开始扯淡,敛财成性,百姓恨不得食之为快。

再加上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老狐狸刘焉眼光非常独道,向朝廷申请到益州整顿一下纪律,给郄俭开开光,但是有个可爱的小请求,就是让朝廷封他为益州牧,再整一个阳城侯的名誉称号。

▲东汉十三州

刘焉之所以放着现成的冀州官儿不当,跑到益州踩地头蛇,可不是脑子进豆浆了。而是因为冀州这地儿四通八达,想在乱世独立一下没戏。

但是益州(大概在今天四川一带)偏于一隅,易守难攻,非常容易搞基地。别说是汉朝和三国时期,就是后来到了唐朝,这里的交通还是稀碎稀碎地,李白写的《蜀道难》,吐槽的就是这里。

▲刘备政权的关系图

后来,郄俭被黄巾军干掉,刘焉入驻益州,派张鲁把守汉中,斩杀汉使,从此益州基本脱离了朝廷。多说一句,今天的汉中不归四川,具体原因从这里就可以猜到。

刘焉能力很强,对外封闭,对内“打土豪,分田地”,把蜀地弄得颇有几分姿色。

▲今天的成都

再后来,刘焉背疮迸发,退出历史舞台。儿子刘璋接了班,成为新一任益州牧。

刘璋能力远不如老爹,像张鲁这种刺头根本不鸟他。刘璋急眼了,直接把张鲁母弟干掉,双方一下子成为死敌。

▲汉中

后来益州内乱,刚刚平定,听说曹操又来凑热闹。刘璋一下子就hold不住了,听从了手下张松、法正等人的建议,弄了个人才引进计划,把刘备招进来,抵抗曹操。

历史惊人相似,这和当年大汉那帮老臣,把董卓引进来的套路,剧本都没换,就是换了个人名而已。

来了益州之后的刘备一看,益州好啊,刘老汉漂泊半生,打算用强把家安在这里。

于是,刘备攻打刘璋,在法正的内应之下,迅速打到成都城下。成都百姓已经做好联合抵抗刘备的准备,但刘璋为了百姓免遭战火洗礼,开城投降,大家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刘备这才真正成为蜀中王,刘焉、刘璋两位益州牧(简称刘二牧)彻底成为历史。

说完了刘二牧是谁,再说第二个问题,《三国志·蜀书》里面为啥把刘二牧排在刘备之前?

其实看完了刘二牧的生平,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三国志》里面,刘备是肯定要写的,但是刘焉、刘璋这种,也算是大咖,总不能不写。

如果写,放在哪里合适呢?还是放在蜀国里面最合适,尽管刘璋后来投奔过孙吴。

其次,刘焉、刘璋算是大汉朝末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到益州去独立的,算成蜀国的奠基者,也说得过去;

再次,在很多外人看来,刘焉、刘璋、刘备,这都是老刘家的,又都是当过益州老大,按照时间顺序排,无可厚非。

▲魏灭蜀之战

另外,《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史书记载是西晋人,其实人家前半生是蜀汉人,亲身经历了刘备开创的蜀汉政权,但是混得不太好,多次被排挤。

所以,陈寿对刘备没有想象中那么认可。再加上当年刘璋为了不让百姓受苦直接投降,赢得了蜀地民众的尊重,刘二牧排在刘备之前,也不足为奇了。

以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