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乍现!《海底两万里》中除了尼摩船长,凡尔纳为什么要安排三个伙
两天半的时间读完《海底两万里》,意犹未尽,继续躺在沙发上听赵克非先生翻译的版本,脑袋突然闪现一个问题:在鹦鹉螺号里,除了尼摩艇长,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三个伙伴儿同行?
安排两个人不行?安排四个不行?为什么偏偏要安排三个?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开开脑洞,尝试撬动一下深度思维。
首先,说说三个人及身份。
阿龙纳斯:生物学家 康塞尔:仆人 尼·德兰:捕鲸手
典型人物具有典型性格。
阿龙纳斯是渊博的生物学家,是极具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权威生物学家。在没有跟随林肯号驱逐舰远征之前,他刚刚结束了一项科学探索项目。对科学的热忱让他当机立断,立刻登船,实现了科学探索的无缝衔接。这样日理万机的人,是需要一个管家型秘书的。
这个秘书,只身一人,无父母无妻儿;忠心耿耿、遇事冷静、待人热心、正直全能。条件完美,完全是旅伴的不二人选。不仅如此,在探险真正开始的时候,康塞尔是闪闪发光的。你会跟随可爱的康塞尔学习一门海洋生物分类学,你会被善良忠诚的康塞尔全力托举和让出氧气感动得落泪。
两个人相互学习,相互成就。在阿龙纳斯和康塞尔身上,你能感受到科学和人性的魅力。这样的小说,才显得真实,才能打动人。
总之,阿龙纳斯离不开康塞尔,康塞尔需要阿龙纳斯。
再说说尼德·兰。捕鲸达人,灵活勇敢,肌肉与力量型选手;冲动暴躁,爱发脾气,怒发冲冠型选手。进入鹦鹉螺号,脑子里只想两件事:吃肉、逃跑。偶尔兴致大发,发出:“哇塞,太美了!太震撼了!太不可思议了!”的感慨。
和前两位一比,这位性格激进,有点像“反派”。
总之这三位,性格迥异,有点儿意思。
伟大的凡尔纳深知:不同世界的人生活在同一个陌生密闭的空间,容易擦出火花。
对捕鲸手来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再味美的海鲜大餐也抵不过那句“今晚,咱们赶紧跑吧!”更能让我们的尼德友热血沸腾。
所以,在书中,你能经常看到尼德·兰的逃跑计划——实施未果。但有意思的是,计划实施前,需要商量。
注意!这时,三个人就要比两个人、四个人商量的结果更让人期待。
我们不妨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
提问:小尼极想逃离鹦鹉螺号,他和小伙伴们商量后,可能产生哪些结果?
回答:
第一种:一票赞成,两票反对
第二种:两票赞成,一票反对
第三种:三票赞成
要是两人,一人赞同,一人反对,搞不好会打起来;要是四人,两人赞同,两人反对,搞不好打得更惨。
但是你看,三个人,这事就容易多了。
再回到三人身份,阿龙和阿康是主仆,阿康最爱说:“都听先生的!”他俩都反对,小尼则不敢轻举妄动;他俩都赞同,结果皆大欢喜,愣着干嘛,预备——跑!
看,三个人一块玩耍,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故事情节曲折生动,都有看点。
三个人,构成一个三角形,稳固。这也预示着,他们一定能成功实施逃跑计划。而尼摩艇长呢,继续还是停止?这都是未解之谜了。三人帮和尼摩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们只是不速的艇外来客,从哪里来,终归还是要回到哪里去。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海底两万里》中除了尼摩船长,凡尔纳为什么要安排三个伙伴儿同行?
一、三人性格迥异,各有特点,不单一,不脸谱化。
二、情节更曲折、更生动。
三、包袱剪子锤的时候,更好玩。(纯属娱乐)
呱唧呱唧!
今儿个就到这吧,盆友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