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有茶.慈悲遍洒
茶山迤逦 佛号不断至诚善意
清净有味 慈悲遍洒
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风雨兼程,付出辛苦。一叶一芽,山之精天地华,候之得之。在那一片清净的山上,总有一片安心的茶,不离不弃给予我们最深的慰藉。
2020年是个特殊的一年,还未开端就值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带给我们反思,也让人重生,有人就有希望,就如同茶苦尽甘来,定然会的。
啜苦咽甘,茶也。
茶,给予困苦奋斗中的生命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苦尽,甘一定会如约而来,因而茶最契合人的内心需求。
人间净土四月四号,正值清明,老祖寺茶园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茶叶得开采了,大家一直所熟悉的圣戒师父,一年一度,依旧坚守在这里,将山之精华取来,以佛的慈悲加以心血,奉献给大众。
庄严国土 一片欢喜虽不能至,心之所及,我依旧想尽自己浅薄的文字,以真诚的心,同您分享那一片山茶。
茶前,曾打电话给圣戒法师。我以俗眼询问,而今疫情,茶叶需求量增大,今年的采摘成本大,人手紧缺,茶叶的价格是否会调整?圣戒师父很明确的告诉我,茶叶价格是绝对不会上涨的。哪怕行业再紧俏,别的地方会涨,我们是不会涨价的,甚至根据情况还做调整。正因疫情各行业受到了重创,行菩萨道在世间,更是要有一种济世情怀,落实当下。茶以有形的相,承载着佛菩萨无相的慈悲,给大众带来宽慰和温暖。
算日子开园有一个星期了,又逢倒春寒。采茶的菩萨们在高山云雾缭绕之际,采得一叶一芽,受风吹日晒之苦,圣戒师等候红茶发酵的最佳,时而熬夜到凌晨,得一杯清茶,实在不易,且品且珍惜!
承蒙大众信任,也时而有菩萨问我,紫云山的茶何时有,想购明前茶。还是想简单的说明下。
所谓的明前茶,是节气、温度、湿度、茶叶性质的综合。并不是非得卡在固定的时间点,山上的温度明显低于山下,节气也来得晚。同样山下清明,人最天然的感觉要迟到约半个月,茶树亦如此。所以山上的头到茶,就相当于山下的明前茶,跨越了固定的时间。
有资料表示:对生态绝佳的茶山而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因此,越是生态好的高山茶,其采摘就会越晚。如果我们仍执着于喝茶追早的错误理念,买到的茶,不是大棚茶、化肥茶或平地茶,就是早熟或是植物激素催生的茶。茶虽以清明之前为贵,但是明前、雨前茶的分类,是根据长江流域、江南茶区的气候条件来划分的,原则上,每相隔500公里的气候条件,便会相差一个节气。
故而,您杯中的就是那历经寒冬腊月,再到春之生发,清明之茶!
现阶段茶有两种:绿茶和红茶
绿 茶
绿茶为不发酵茶,其制作大体为:一、在青山中,伴着鸟鸣和菩萨们声声佛号采芽;二、筛选,在机器的回荡一层层筛出细芽;三、晾晒,在自然日光下,轻微的萎凋,去除茶叶表面的水分;四、高温杀青,温度可达350℃,在一瞬间的触火,如凤凰涅槃一般,炒两三分钟。如此高的温度,这时候整个茶室,那叫一个香满鼻!师父有时会将手伸进入翻动,以让茶炒均匀,这是门技术活!五、揉捻,刚出来的茶尚是温热,柔软,趁着水汽,将芽以手轻轻的揉和。待芽冷却后,再揉捻成条,由轻到重。六、炒干,轻微的炒杀,使揉捻后的茶成型,去水;七、烘干,将快成熟的茶叶,细细均匀的摊在烘干机内,以低温抽水,烘干;八、装袋密封。萌芽
采摘
筛选
杀青
浴火重生
揉捻
生命的萌芽
烘干
来之不易.细如丝
白毫顶端放光明
请君留饮一杯茶
红 茶
红茶的制作,大体为:一、采摘;二、萎凋,萎凋的程度较绿茶重,去除百分之七八十水分,茶叶是柔软的;三、摊青,将晾晒好的茶叶收到一个簸箕里,摊青,那时候的茶是浓郁的花果香。摊青时,得时不时翻腾;四、揉捻,摊青到最佳程度,将茶叶放到机器中揉捻,破坏其细胞壁,好让它发酵,大概得一个小时;五、发酵,老祖寺茶以最传统的方式,自然渥堆,有氧发酵,待茶由青慢慢变红。这是个漫长的转化过程,具体得根据当日的情况而定,遇到温度低,茶叶得发酵到半夜,甚至凌晨。时间短了没发酵好,时间长了发酵过了,发酸。此时,圣戒师父便守在茶场,待茶叶刚好,不言辛苦。这茶实在得之不易!六、烘干,发酵好的茶叶,均匀的摊在筛子上,烘干先抽气再烘干。
往往前一天忙完,后一天的茶又开始,茶,想想得来多不易。记得以前看《空谷幽兰》作者比尔,就提到老祖寺的茶,他当时在文中断定僧人们为了方便,肯定多为做绿茶。可贵可喜的是,也事实证明,老祖寺师父慈悲,不辞辛苦。为方便大众,结合现在人体质,还以红茶为主。
发酵中,温度氧气红茶为发酵茶,就紫云山茶树特点来讲。茶树为传统的小叶茶种,茶叶中有一种综合的物质叫茶多酚,小叶茶种较大叶茶种低,其中嫩叶比老叶高,春季比夏秋少,海拔越高茶多酚的含量越低。茶多酚并非越多越好,茶多酚有一种苦味,而老祖寺茶从地理及茶树品种上,巧妙综和以上所有特点,反而清爽又甘甜,不多不少,刚刚好。
酝酿新生渥堆
烘干
人在草木间
松风
日落
空濛之境
她们,最可爱
山僧有茶
自便
晾晒
可贵,茶与体质相宜
绿茶偏寒,适降火,清肺。若饮茶时,上火实际上是虚火,是加工中火气还没褪去。古人饮茶讲,“火气未除莫接唇”《茶疏》讲,“茶宜常饮,不宜多饮”。
红茶为全发酵茶,其性暖,多暖胃功效,因茶本属苦寒之物,又在高山之上,我建议得新茶,放上一个星期再饮用,也符合缓之道。茶要温饮,热饮,方可助药效。
李时珍著: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
诗云: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刘禹锡
安 和——耀定探茶
2020/4/11记于武汉
(其中某些有关茶叶资料,节选自《茶路无尽》静清和)